虫兽
一癫狗咬方斑蝥(一日二日三日至七日止用七个七日外记日每日一个至百日) 雄黄(二钱) 麝香(三分小儿不用亦可或用二三厘) 滑石(五六钱或二两亦可)
上俱观人禀气虚实。用糯米一勺。与斑蝥同炒。以赤为度。斑蝥去头尾翅足。各为细末每帖用一二茶匙酒调服。如不饮酒。米汤亦可。服药去毒物。从小便中出。或口吐出。都是大小块子。毒出后。于疮口下去三寸。灸三壮效。先吃香油一碗。次用油洗疮口。又砂糖水调涂。仍服砂糖水一两碗。
一被骡马咬。用马鞭草烧灰。油调敷之。
一百虫入耳。用盐汁灌之。或葱汁尤良。或猪油少许炙香置耳边亦出。或芦管入耳内。
口吸之。虫随出。
一癫狗咬伤。番木鳖即马钱子。磨水吃。即看脑头顶有红头发。急宜扯去。
一蝎螫方。
一癫狗咬伤神方。
斑蝥(去翅足七个) 香附(七分)
上共为细末。作一服。烧酒调下。如腹痛不可忍者。吃猪肉汤一两口。解之即止。不一时小便。毒下来即已。避锣鼓、风十七日。
一方。用纺线根。擂酒吃立止。
一蜈蚣咬痛不止。独蒜摩螫处。痛止。又宜乌鸡粪。水调涂之。又蜒蝣研敷之。
一蛇咬。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服。又以白矾用。滚水泡化洗伤处。神效。
一蛇咬。端午制。
雄黄 白矾(生研)
上各等分为末。熔黄蜡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熟水送下。
一雄蝎螫人。痛在一处。雌蝎螫人。诸处牵痛。但将蜗牛捣烂。涂伤处。毒即解散。蜗牛食蝎故也。手浸冷水。痛亦止。
一治蝎螫。
上用焰硝半斤。化成水。入二味末搅匀。滴成锭子。每遇蝎螫。擦之立愈。又治牙痛。
用烧酒入此锭少许。漱口数次即止。
一治蛇伤。用半边莲研生酒吃。凡被所伤。将棉帛扎住。勿令气上行。服药后。即当解云。不然。则所伤之处必溃烂矣。
一疯犬咬人。急于无风处。以冷水洗净。即服韭菜汁一碗。隔七日又一碗。四十九日共七碗百日忌食鱼腥。终身忌狗肉。方得保全。否则十伤九死。一疯犬一日咬三人。止一人用此方得活。亲试有验。一用胆矾敷患处立愈。
一辟蚊虫法。
鳖盖(土炒) 楝花 芫花 苦参 藜芦 川芎上共为末。枣肉为丸。日燃之。
又方。用黄鳝骨同锯末。卷作筒烟烧之。
一辟蚊虫方。用鳗鲡鱼干者。于室内烧之。即化为水矣。
一凡蛇入七窍。劈开蛇尾。纳川椒数粒。以纸封之。其蛇自出。更煎人参汤饮之。或饮酒食蒜。以解内毒。如被蛇咬。食蒜饮酒。更用蒜杵烂涂患处。加火于蒜上灸之。其毒自解凡毒虫伤并效。
一金猫辟鼠法。
上各等分。每四季烧烟。熏于堂上。鼠远避。一年烧四次。
一治虫入耳。用猫尿滴耳中即出。取猫尿以生姜擦鼻。其尿自出。或用麻油滴之。则虫死难出。或用炒芝麻按之。亦出。更不如猫尿之速也。
一治百虫入耳。捣韭汁灌耳中。即瘥。又宜川椒末一撮。以酢半升。调灌耳中。行二十四步。即出。又宜火熨桃叶卷之。取塞耳。立出。又宜葱汁灌耳中。
一治蚁入耳。用穿山甲烧存性为末。水调灌之。即出。
一百虫入耳。不出。以鸡冠血滴入耳中。即出。
一蜒蝣入耳。地龙一条。纳葱叶中。化水滴耳中。其蜒蝣亦化为水。
一黄蜂螫。以热酒洗之。立效。或用清油搽上即愈。
一辟壁虱臭虫。用蜈蚣烧烟熏之。
一方。青盐水浣洗床帐。永绝其迹。

- 虫兽《寿世保元》
- 虫蚀牙痛秘方《华佗神方》
- 虫兽《万病回春》
- 虫蚀牙齿《圣济总录》
- 虫兽伤《中医名词词典》
- 虫食心痛《奇方类编》
- 虫兽伤《中医词典》
- 虫伤疮《外科启玄》
- 虫兽伤《续名医类案》
- 虫入耳方九首《外台秘要》
- 虫兽伤《普济方·针灸》
- 虫入耳《奇方类编》
- 虫兽伤《古今医鉴》
- 虫入耳《外科理例》
- 虫兽伤《文堂集验方》
- 虫入耳《外科大成》
- 虫兽上品《本草经集注》
- 虫入耳《医学纲目》
- 虫兽螫伤《中医词典》
- 虫入耳《中医词典》
- 虫兽下品《本草经集注》
- 虫门(附好吃壁泥 生米 茶叶)《丹台玉案》
- 虫兽中品《本草经集注》
- 虫门《医方考》
- 虫碎舌《敖氏伤寒金镜录》
- 虫门《张氏医通》
- 虫痛《育婴家秘》
- 虫媒传染病《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虫痛《中医词典》
- 虫媒病毒性脑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虫痛《医宗金鉴》
《寿世保元》
- 作者:龚廷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年—1644年
- 卷一
- 医说
- 五脏六腑脉病虚实
- 五脏补泻主治例
- 十二经络
- 奇经八脉
- 诊脉
- 七表八里总归四脉
- 论五脏见四脉应病诗
- 内因脉
- 外因脉
- 不内不外因脉
- 定死脉形候歌
- 脉辨生死
- 诊杂病生死脉歌
- 诊暴病歌
- 诸脉宜忌生死
- 扁鹊华佗察声色秘诀
- 诊五脏六腑气绝症候
- 脏腑论
- 血气论
- 脾胃论
- 五运六气论
- 五运主病
- 亢则害承乃制体用说
- 医论
- 卷一本草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儿科总论
- 急惊
- 慢惊
- 慢脾
- 诸疳
- 积癖
- 热症
- 感冒
- 脾胃
- 伤食
- 吐泻
- 痢疾
- 疟疾
- 痰喘
- 咳嗽
- 发痧
- 通治
- 变蒸论
- 初生杂症论
- 胎热
- 胎寒
- 胎肥
- 胎怯
- 胎黄
- 胎惊
- 锁肚
- 不乳
- 撮口
- 噤风
- 脐风
- 客忤
- 不尿
- 夜啼
- 中恶
- 天吊
- 鹅口
- 口疮
- 重舌
- 木舌
- 弄舌
- 牙疳
- 吃泥土
- 丹毒、赤游
- 喉痹、乳蛾
- 眼疾
- 耳疾
- 鼻疮
- 头疮
- 脐疮
- 虫痛
- 尾骨痛
- 阴肿疝气
- 盘肠气痛
- 脱肛
- 遗尿
- 尿浊
- 便血
- 下淋
- 吐血、衄血
- 大小便闭
- 水肿
- 黄胆
- 汗症
- 解颅
- 鹤节
- 行迟
- 语迟
- 齿迟
- 诸迟
- 龟胸
- 龟背
- 滞颐
- 囟陷
- 囟填
- 手拳
- 脚拳
- 痘疮
- 疹
- 卷九·外科诸症
-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