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治验
一时疫热病。狂言心躁。结胸垂死。苦参切片微炒。每服五钱。水煎温服。连进数服。
有汗无汗即瘥。达斋以酒炒热服。
一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苦参五两。乌梅二十个。锉片。水二升。煎一升分服。
一伤寒三四日已呕吐。更宜吐之。苦参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得吐立瘥。
一天行时病。四五日结胸满痛。身体壮热。苦参一两锉。以醋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尽饮。食当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用温覆取汗愈。
一狂邪发恶。或披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苦参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
一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忍。连胸膛脐腹。及近阴处皆然。痰涎亦多。夜不能卧。
苦参(一两) 皂角(二两)
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苦参末为丸。如梧子大。食后。温水送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次日便愈。
一疮疥。盖能杀虫。苦参炒烟出为末。米饮下。
一发背痔疮疼痛。疥癞瘙痒。苦参炒为末。水丸。每服三钱。酒送下。
一肠风泻血。并血痢热痢。苦参炒带烟出为末。米饮下。
一方。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一发黄谷疸。食劳。头旋。恶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劳疸者因劳为名谷疸者因食而得)
苦参(三两) 龙胆草(一合)
为末。牛胆丸如梧子大。生大麦汤下五丸。日进三服。劳疸。加栀子仁三七个。
一治卒心痛。又治饮食中毒。鱼肉菜等。取吐愈。
苦参三两。好酒一升半。煮八分。分二次热服。
一治酒 鼻。
苦参(四两) 当归(二两)
为末。酒糊丸。茶下。
一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有黄水。及生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并治。
苦参(四两) 荆芥(一两)
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茶送下。
一治杨梅疠风等疮。能治内热。消疮毒。补心养气。苦参半斤洗净。锉碎。分作二处。
将绢袋兜浸酒一坛。春冬浸一月。秋夏浸十日后。早晚间服。大治疮科之圣药。平居无病服此药能消一切风毒。理脾胃。常服。每坛用半斤。有疮。用一斤。每坛用酒十五壶。
一苦参汤齐大夫病龋齿。仓公为之作苦参汤。日漱三升。五六日病愈。盖取其苦能安齿蠹。寒能去风热也。后人无风蠹。有用苦参汤洁齿。久而病腰重。降多故也。

- 苦参治验《寿世保元》
- 苦参丸《外科理例》
- 苦参子治休息痢《冷庐医话》
- 苦参丸《医方考》
- 苦草《本经逢原》
- 苦参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苦耽《证类本草》
- 苦参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苦丁茶《中药炮制》
- 苦参丸《妇人大全良方》
- 苦丁香《滇南本草》
- 苦参汤方《医宗金鉴》
- 苦豆《饮膳正要》
- 苦参汤方《伤寒杂病论》
- 苦豆汤《饮膳正要》
- 苦参汤《医学心悟》
- 苦瓜《本草纲目》
- 苦参汤《医方考》
- 苦瓜《食物疗法》
- 苦参汤《备急千金要方》
- 苦瓜《中医饮食营养学》
- 苦参汤《备急千金要方》
- 苦瓜《本草求真》
- 苦参汤《备急千金要方》
- 苦瓜《本经逢原》
- 苦参汤《金匮悬解》
- 苦瓜《滇南本草》
- 苦参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苦瓜茶《食物疗法》
- 苦参散《儒门事亲》
- 苦瓜泥《保健药膳》
《寿世保元》
- 作者:龚廷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年—1644年
- 卷一
- 医说
- 五脏六腑脉病虚实
- 五脏补泻主治例
- 十二经络
- 奇经八脉
- 诊脉
- 七表八里总归四脉
- 论五脏见四脉应病诗
- 内因脉
- 外因脉
- 不内不外因脉
- 定死脉形候歌
- 脉辨生死
- 诊杂病生死脉歌
- 诊暴病歌
- 诸脉宜忌生死
- 扁鹊华佗察声色秘诀
- 诊五脏六腑气绝症候
- 脏腑论
- 血气论
- 脾胃论
- 五运六气论
- 五运主病
- 亢则害承乃制体用说
- 医论
- 卷一本草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儿科总论
- 急惊
- 慢惊
- 慢脾
- 诸疳
- 积癖
- 热症
- 感冒
- 脾胃
- 伤食
- 吐泻
- 痢疾
- 疟疾
- 痰喘
- 咳嗽
- 发痧
- 通治
- 变蒸论
- 初生杂症论
- 胎热
- 胎寒
- 胎肥
- 胎怯
- 胎黄
- 胎惊
- 锁肚
- 不乳
- 撮口
- 噤风
- 脐风
- 客忤
- 不尿
- 夜啼
- 中恶
- 天吊
- 鹅口
- 口疮
- 重舌
- 木舌
- 弄舌
- 牙疳
- 吃泥土
- 丹毒、赤游
- 喉痹、乳蛾
- 眼疾
- 耳疾
- 鼻疮
- 头疮
- 脐疮
- 虫痛
- 尾骨痛
- 阴肿疝气
- 盘肠气痛
- 脱肛
- 遗尿
- 尿浊
- 便血
- 下淋
- 吐血、衄血
- 大小便闭
- 水肿
- 黄胆
- 汗症
- 解颅
- 鹤节
- 行迟
- 语迟
- 齿迟
- 诸迟
- 龟胸
- 龟背
- 滞颐
- 囟陷
- 囟填
- 手拳
- 脚拳
- 痘疮
- 疹
- 卷九·外科诸症
-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