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症与病相反论
症者,病之发现者也。病热则症热,病寒则症寒,此一定之理。然症竟有与病相反者,最易误治,此不可不知者也。如冒寒之病,反身热而恶热;伤暑之病,反身寒而恶寒;本伤食也,而反易饥能食本伤饮也,而反大渴口干。此等之病,尤当细考,一或有误,而从症用药,即死生判矣。此其中盖有故焉。或一时病势未定,如伤寒本当发热,其归尚未发热,将来必至于发热,此先后之不同也。或内外异情,如外虽寒而内仍热是也。或有名无实,如欲食好饮,及至少进即止,饮食之后,又不易化是也。或有别症相杂,误认此症为彼症是也。或此人旧有他病,新病方发,旧病亦现是也。至于脉之相反,亦各不同。或其人本体之脉,与常人不同。或轻病未现于脉。或痰气阻塞,营气不利,脉象乖其所之。或一时为邪所闭,脉似危险,气通即复。或其人本有他症,仍其旧症之脉。凡此之类,非一端所能尽,总宜潜心体认,审其真实,然后不为脉症所惑。否则徒执一端之见,用药愈真而愈误矣。然苟非辨症极精,脉理素明,鲜有不惑者也!

- 脉症与病相反论《医学源流论》
- 脉症顺逆与从舍《中医诊断学》
- 脉症治方凡例《脉症治方》
- 脉症合参《中医名词词典》
- 脉之部位《医碥》
- 脉证宜忌歌《推拿抉微》
- 脉之大要《古今名医汇粹》
- 脉证宜忌歌《幼幼集成》
- 脉之行动《医碥》
- 脉证相反《古今医统大全》
- 脉之行动《医碥》
- 脉证死生论《血证论》
- 脉之名义《诊家正眼》
- 脉证似反《轩岐救正论》
- 脉之歇止《医碥》
- 脉证似反《古今医统大全》
- 脉之形体《医碥》
- 脉证合与不合《医述》
- 脉之造字《思考中医》
- 脉证合参《中医词典》
- 脉指歌《寿世保元》
- 脉证从舍《医碥》
- 脉痔《圣济总录》
- 脉证不应《温疫论》
- 脉痔《中医词典》
- 脉证不同《医述》
- 脉痔候《诸病源候论》
- 脉蒸《中医词典》
- 脉中有线有吉有凶《读医随笔》
- 脉疹《中医名词词典》
- 脉主病《古今名医汇粹》
《医学源流论》
- 徐大椿·清·乾隆二十二年
- 自叙
- 卷上·经络脏腑
- 卷上·脉
- 卷上·病
- 卷上·方药
- 方药离合论
- 古方加减论
- 方剂古今论
- 单方论
- 禁方论
- 古今方剂大小论
- 药误不即死论
- 药石性同用异论
- 劫剂论
- 制药论
- 人参论
- 用药如用兵论
- 执方治病论
- 汤药不足尽病论
- 本草古今论
- 药性变迁论
- 药性专长论
- 煎药法论
- 服药法论
- 医必备药论
- 乩方论
- 热药误人最烈论
- 薄贴论
- 貌似古方欺人论
- 卷下·治法
- 司天运气论
- 医道通治道论
- 五方异治论
- 病随国运论
- 针灸失传论
- 水病针法论
- 出奇制病论
- 治病缓急论
- 治病分合论
- 发汗不用燥药论
- 病不可轻汗论
- 伤风难治论
- 攻补寒热同用论
- 临病患问所便论
- 治病不必顾忌论
- 病深非浅药能治论
- 愈病有日期论
- 治人必考其验否论
- 防微论
- 知病必先知症论
- 补药可通融论
- 轻药愈病论
- 腹内痈论
- 围药论
- 卷下·书论(附∶科)
- 卷下·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