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
夫 疮者。皆由肾脏虚寒。风邪毒瓦斯。外攻三里之旁。灌于阴交之侧。风热毒瓦斯。流注两脚生疮。肿烂疼痛臭秽。步履维艰。此病生于 骨为重。以其骨上肉少皮薄。故难愈。至有多年无已。疮口开阔。皮烂肉现。臭秽可畏。治法当先取虫。然后敷药。须翘足端坐。勿多行履。
庶可痊矣。
一治 腿生疮。或癣疥等症。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用猪腰子破开。入药。湿纸包裹煨熟。细辛煎汤下。风癣。
酒下。
一论 疮。乃湿毒所致。及治遍体热疮。
上为细末。用猪胆汁调涂。湿则干掺。
一论远年近月。一切 疮溃烂至骨疼痛。当止痛生肌如神。
三香膏
上为细末。真生香油调。用包粽子笋叶薄者。密针刺孔。将药摊其上。用笋叶贴患处。
药居中。上用完笋叶盖。叶上帛扎住即效。
一方。用松香为末。入葱根须叶等分。同捣为饼。外用乳香为末。少掺药饼上。搭在疮口。布帛扎住。二日一换。盐茶洗净。一治 疮方。
上为末。将油纸刺孔。桐油扫纸上。掺药在油上。隔纸贴之效。
一治 疮顽疮裾边疮。许敬吾传。
地沥青(二两) 黄蜡(三钱) 白蜡 香油(各三钱) 密陀僧(一两五钱为末)
上将此四味。入粗碗火上煎化。频频入陀僧在内。搅不住手。成膏为度。将油纸刺孔上药油纸反折。以孔在下贴疮。
一治两足生 疮,诸疮久不已。后山李怀严传。
轻粉(一钱) 宫粉(二钱)
上用猪板油同捣烂。浇油纸上贴疮。外帛包紧。一日换一次。先用盐茶洗净。贴药。
一治 疮烂脚方。先用米泔水洗净。再用川椒、艾叶浓煎水洗净。用黄丹不拘多少。真香油调茶碗内。以艾烧烟熏至黄色。上用隔纸膏贴之妙。

- 疮《寿世保元》
- 疮《证治准绳·疡医》
- 疮《普济方·针灸》
- 疮《续名医类案》
- 疮《古今医鉴》
- 疮《幼幼新书》
- 疮《万病回春》
- 疮《幼幼新书》
- 疮《外科心法要诀》
- 疮《幼幼新书》
- 疮《外科心法要诀》
- 疮《医学纲目》
- 疮《卫生易简方》
- 疮《杂病治例》
- 疮《丹台玉案》
- 疮《外科十法》
- 疮《医学心悟》
- 疮《新修本草》
- 疮《急救广生集》
- 疮《中医词典》
- 疮《外科证治全书》
- 串枝防风《滇南本草》
- 疮《奇效简便良方》
- 串臀漏《中医词典》
- 疮《奇效简便良方》
- 串疽《外科心法要诀》
- 疮《医门补要》
- 串疽《医宗金鉴》
- 疮《经验丹方汇编》
- 串疽《中医词典》
- 疮《外科全生集》
《寿世保元》
- 作者:龚廷贤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年—1644年
- 卷一
- 医说
- 五脏六腑脉病虚实
- 五脏补泻主治例
- 十二经络
- 奇经八脉
- 诊脉
- 七表八里总归四脉
- 论五脏见四脉应病诗
- 内因脉
- 外因脉
- 不内不外因脉
- 定死脉形候歌
- 脉辨生死
- 诊杂病生死脉歌
- 诊暴病歌
- 诸脉宜忌生死
- 扁鹊华佗察声色秘诀
- 诊五脏六腑气绝症候
- 脏腑论
- 血气论
- 脾胃论
- 五运六气论
- 五运主病
- 亢则害承乃制体用说
- 医论
- 卷一本草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儿科总论
- 急惊
- 慢惊
- 慢脾
- 诸疳
- 积癖
- 热症
- 感冒
- 脾胃
- 伤食
- 吐泻
- 痢疾
- 疟疾
- 痰喘
- 咳嗽
- 发痧
- 通治
- 变蒸论
- 初生杂症论
- 胎热
- 胎寒
- 胎肥
- 胎怯
- 胎黄
- 胎惊
- 锁肚
- 不乳
- 撮口
- 噤风
- 脐风
- 客忤
- 不尿
- 夜啼
- 中恶
- 天吊
- 鹅口
- 口疮
- 重舌
- 木舌
- 弄舌
- 牙疳
- 吃泥土
- 丹毒、赤游
- 喉痹、乳蛾
- 眼疾
- 耳疾
- 鼻疮
- 头疮
- 脐疮
- 虫痛
- 尾骨痛
- 阴肿疝气
- 盘肠气痛
- 脱肛
- 遗尿
- 尿浊
- 便血
- 下淋
- 吐血、衄血
- 大小便闭
- 水肿
- 黄胆
- 汗症
- 解颅
- 鹤节
- 行迟
- 语迟
- 齿迟
- 诸迟
- 龟胸
- 龟背
- 滞颐
- 囟陷
- 囟填
- 手拳
- 脚拳
- 痘疮
- 疹
- 卷九·外科诸症
- 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