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口
鼻有息肉治迎香.衄血风府风池良.合谷二间三间穴.后 前谷委中强.申脉昆仑并厉兼治上星隐白长.鼽衄风府与二间.再兼一穴是迎香.鼻塞上星临泣烧.百会前谷厉兑高.
通前通后共七穴.兼治合谷迎香焦.鼻流清涕治人中.上星风府三穴攻.脑泻鼻中臭涕出.
曲差上星治有功.鼻衄上星二七壮.兼治绝骨囟会康.又法灸项后发际.两肋中间宛宛央.
久病流涕出不禁.百会灸之病绝根.口干尺泽与曲泽.大陵二间少商穴.再兼一穴是商阳.
仔细治之效自获.咽干太渊鱼际中.消渴水沟承浆通.金津玉液曲池穴.太冲行间与劳宫.
商丘然谷隐白穴.百日以上不可攻.唇干有涎治下廉.舌干涎出复溜尖.唇干饮食又不下.
三间少商治之痊.假如唇动如虫行.水沟一穴治之宁.唇肿宜治迎香穴.口 眼斜颊车精.
水沟列缺太渊穴.合谷二间丝竹空.兼治地仓极有效.感应最速如神灵.口噤颊车与支沟.
外关列缺内庭头.再兼厉兑通六穴.次第治之病自瘳.失口不语治间使.支沟灵道兼鱼际.
合谷阴谷复溜穴.再治然谷病即愈.舌缓太渊合谷中.冲阳内庭风府同.通前通后共七穴.
三阴交穴昆仑攻.舌强哑门少商穴.鱼际二间与中冲.再兼阴谷然谷等.七穴治之为有功.
假如舌黄治鱼际.齿寒少海实为贵.齿痛商阳一穴医.齿龋恶风合谷利.再兼厉兑二穴攻.
医者寻趁须仔细.齿龋厉兑少海宜.小海阳谷合谷奇.液门二间内庭等. 痛角孙少海居.
舌齿腐兮承浆穴.须兼劳宫二穴医.牙疼少海与曲池.阳谷二间与阳 .更兼内庭与吕细.
并及液门与颊车.上牙疼兮治人中.太渊吕细三穴通.臂上起肉中五炷.灸之立待有神功.
下牙疼者龙玄穴.侧腕交叉脉是斯.并及承浆合谷穴.腕上五寸两筋间.灸至五壮病必痊.
不能嚼物角孙强.牙疳蚀烂至生疮.炷如小箸头样大.七壮须灸在承浆.

- 鼻口《针灸聚英》
- 鼻孔扇张《广瘟疫论》
- 鼻口部《神应经》
- 鼻孔煽张《中医词典》
- 鼻口根原《四圣心源》
- 鼻孔煽动《医法圆通》
- 鼻口门《针灸大成》
- 鼻孔干《广瘟疫论》
- 鼻口症论治《类证治裁》
- 鼻孔穿烂《奇效简便良方》
- 鼻口症脉候《类证治裁》
- 鼻孔《医学见能》
- 鼻泪道阻塞《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鼻孔《中医词典》
- 鼻冷门主论《疡医大全》
- 鼻颏位(Water 氏位)《耳鼻咽喉外科学》
- 鼻沥血《中医词典》
- 鼻菌《中医词典》
- 鼻梁《中医词典》
- 鼻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鼻梁骨《正骨心法要旨》
- 鼻疽《外科心法要诀》
- 鼻梁骨《医宗金鉴》
- 鼻疽《证治准绳·疡医》
- 鼻梁骨断《伤科补要》
- 鼻疽《医宗金鉴》
- 鼻流《中医词典》
- 鼻疽《中医词典》
- 鼻流臭水《奇效简便良方》
- 鼻久衄候《诸病源候论》
- 鼻流黄臭水《奇方类编》
《针灸聚英》
- 作者:高武 朝代:明·嘉靖八年 年份:公元1529年
- 引
- 凡例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
- 卷三
- 铁针
- 煮针
- 火针
- 温针
- 折针
- 晕针
- 针灸伤
- 暖针
- 呼吸
- 补泻
- 十四法
- 八法
- 四法
- 下针法
- 出针法
- 人身左右补泻不同
- 男女气血
- 古人不行针知针理
- 艾叶
- 艾炷大小
- 点艾火
- 壮数多少
- 阿是穴
- 治灸疮令发
- 洗灸疮
- 贴灸疮
- 小儿戒逆灸
- 相天时
- 忌食物房劳
- 避人神
- 炷火
- 炷火先后
- 针灸避忌太乙图序
- 冬至叶蛰宫说
- 月内人神所在
- 每月血支
- 每月血忌
- 十二支人神
- 十二日人神
- 十二时忌
- 十二岁人神
- 九部傍通人神
- 新忌傍通
- 四季人神
-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 胡侍郎奏过尻神指诀
- 卷四上
- 十四经穴歌
- 十四经步穴歌
- 十二经脉歌
- 奇经八脉歌
- 流注指微赋
- 标幽赋
- 通玄指要赋
- 灵光赋
- 席弘赋
- 玉龙赋
- 拦江赋
- 肘后歌
- 百证赋
- 天元太乙歌
- 铜人指要赋
- 禁针穴歌
- 禁灸穴歌
- 行针指要歌
- 补泻雪心歌
- 经脉交会八穴歌
- 十五络穴歌
- 十二经脉昼夜流注歌
- 十二原穴歌
- 八会穴歌
- 脏腑七募穴歌
- 薛真人天星十二穴歌
- 卷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