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编者的话

《时病论歌括新编》书籍目录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餮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指明时有温热寒凉之别,病有表里新伏之分,诊有因时辨证之巧,治有知常应变之妙,诚时病之纲须,立论之大法,历代诸贤,靡不奉为圭臬。综观各家著述,言时病者,颇不乏人,然论专著,则雷氏之《时病论》尚矣。雷少逸氏秉承经旨,博览群书,结合临床心得,撰写《时病论》一书,对季节病之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均别具匠心,纲目分明,立论新颖,从本从标,有常有变,多有发前人之未发。所拟诸法,亦多切实可用,理法方药,灿然大奋。窃思祖国医学,是一有机整体,诸凡阴阳五行,天时地气,机体情志,内外环境,莫不相互影响。就常病而言,时病居多,即非时病,然与时令之关系,亦不无影响。推而广之,则雷氏之书又不止言时病已也。故古人论治,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非无谓也。时令之学,顾不重哉。选堂每当临床,黾勉求之,验之实践,诸多获效。然观其文体,不易熟记。因思学问之道,贵在精熟,盖熟能生巧,巧生悟,悟则融会贯通。运用自台矣。每观吾师魏越霆先生,遇冗繁难读之书,辄撮其要领编纂歌,详加注释,言简意赅,常收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余因是不揣冒昧,将《时病论》中之主要部分,如各章大意,拟用诸法,保存原意,删繁就简,提要钩玄,缀成歌括。对个别封建迷信色彩予以删去(如鬼疟)。不常用之医学术语,古典字句,均逐段注释。每卷之末附加按语,力求简单扼要,明瞭易读,便利初学,免生望洋兴叹之感。苟能熟读歌辞,理解文义,参照原著,结合实践,对继承发扬雷氏遗著或有助焉。至于原著中之临证治案、附论等,有雷氏之书在,故未录入,涓滴之见,草率成词,错误定多,阅者教之。是书在编著过程中,蒙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名宿刘荣星、许晴暄、万文谟、万济舫、黄云樵、周祖璜、魏绪振以及汉阳县吴良知、傅善清、骆绳武、杨曙初等审阅定稿,李培生、章真如、徐精诚等教授赐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老朴初署签书名;武汉市、汉阳县卫生局、中医学会、科协、县血防办办、站公室、血防站等单位对本书积极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周选堂

一九八二年岁次壬戌

仲秋之月于莲溪医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时病论歌括新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时病论歌括新编》书籍目录
  1. 编者的话《时病论歌括新编》
  2. 编译人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编者的话《时病论歌括新编》
  4. 编写说明《中医养生学》
  5. 编制统计表的注意事项《医学统计学》
  6. 编写说明《手掌与疾病》
  7. 编撰《中国医学通史》
  8. 编写说明《中医伤科按摩学》
  9. 蝙蝠《实验动物科学》
  10. 编辑幼科种痘心法要旨《医宗金鉴》
  11. 鞭背法《医宗金鉴》
  12. 编后记《伤寒恒论》
  13. 鞭虫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萹蓄《中药学》
  15. 鞭毛虫《人体寄生虫学》
  16. 萹蓄《玉楸药解》
  17. 鞭炮伤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18. 萹蓄《药笼小品》
  19. 扁担翻《松峰说疫》
  20. 萹蓄《神农本草经》
  21. 扁豆《本草纲目》
  22. 砭针法《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3. 扁豆《千金翼方》
  24. 砭针《中医词典》
  25. 扁豆《药笼小品》
  26. 砭石(砭、石针)《中医名词词典》
  27. 扁豆《玉楸药解》
  28. 砭石《中医词典》
  29. 扁豆《食物疗法》
  30. 砭石《圣济总录》
  31. 扁豆《新修本草》

《时病论歌括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