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黄帝内经素问》云:春伤于风,谓当春厥阴行令,风木司权之候伤于风也。风邪为病,有轻重之分。轻曰冒,重曰伤,再重曰中。如寒热有汗,是风伤卫分,名曰伤风;鼻塞咳嗽,是风冒于表,名曰冒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风中于里,名曰中风,当分轻重深浅而治之。且风为六气之首,能统诸气。如当春尚有余寒,则风中夹有寒气,感之即为风寒;天气暴热,则风中夹有热气,感之即为风热;春雨连绵,地上潮湿上泛,则风中夹有湿气,感之即为风湿;倘春应温而反寒,非其时而有其气,患寒热如伤寒者,是为寒疫。以上七者,皆春令所伤之新邪,感之即病。这与不即病之伏气,相去天渊,当细辨之。
(总括):
厥阴行令风木权,春伤于风分别看:
轻冒重伤再重中,寒热有汗伤风然,
鼻塞咳嗽冒风表,昏倒不省中风缘。
风统六气分重浅,春余夹寒感风寒,
暴热夹热为风热,绵雨夹湿风湿参,
应温反寒为寒疫,新邪伏气别天渊。

- 概述《时病论歌括新编》
- 概述《时病论歌括新编》
- 概述《时病论歌括新编》
- 概述《时病论歌括新编》
- 概述《时病论歌括新编》
- 概述《中医伤科按摩学》
- 概述《时病论歌括新编》
- 概述《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概述《时病论歌括新编》
- 概述《临床激光治疗学》
- 概述《时病论歌括新编》
- 概述《临床激光治疗学》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临床激光治疗学》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临床激光治疗学》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物理诊断学》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医院药学》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 概述《医院药学》
- 概述《中医疾病预测》
《时病论歌括新编》
- 作者:周选堂 制作:“E书时空”
- 作者周选堂简介
- 序一:李序
- 序二:章序
- 序三:徐序
- 编者的话
- 正文
- 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 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
- 卷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
- 一、概述
- 二、分述
- (一)飧泄
- (二)洞泄
- (三)寒泻
- (四)火泻
- (五)暑泻
- (六)湿泻
- (七)痰泻
- (八)食泻(附:饮泻)
- (九)风痢
- (十)寒痢
- (十一)热痢(附:暑痢)
- (十二)湿痢
- (十三)噤口痢
- (十四)水谷痢
- (十五)休息痢
- (十六)五色痢
- 选按
- 三、拟用诸法
- 四、备用成方(计十二方)
- 卷四 夏伤于暑大意
- 卷五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大意
- 一、概述
- 二、分述
- (一)风疟
- (二)暑疟
- (三)寒疟
- (四)湿疟
- (五)温疟
- (六)瘴疟
- (七)瘅疟
- (八)牝疟
- (九)痰疟
- (十)食疟
- (十一)疫疟
- (十二)虚疟
- (十三)劳疟
- (十四)疟母
- (十五)三日疟
- (十六)伏暑
- (十七)秋暑(附:秋凉)
- 选按
- 三、拟用诸法
- 四、备用成方(计十六方)
- 卷六 秋伤于湿大意
- 卷七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大意
- 卷八 冬伤于寒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