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不凭脉论
百脉空虚,瘀血留滞,二语足以括尽产后诸病。其用药也,补则足以填虚空,温则足以散瘀滞。温补二字,在产后极为稳当。而见之于脉,则未可以一格拘也。有迟涩者,有沉细者,有洪数者,有弦紧者。迟涩沉细,可温可补,若洪数弦紧,顾可漫无区别,而一于温之补之乎?抑知瘀血填塞隧道,血脉为之沸腾,虚寒之体,转化为实热之脉,倘凭脉以疗病,则为发为泄,为汗为凉。病症百端,药饵肆应,非不经营惨淡,竭力弥缝,乃一病未已,一病旋生,卒至温补难施,不可救药,岂非专凭脉者,阶之厉耶?余家世传《月科》一卷之书,得之本邑王定所。不诊脉,但问症。细阅书中,实是肚腹大胀大痛者,先治之以去瘀之本(桃仁、归尾、胡索、灵脂、干姜、川芎、荆芥穗、酒调服)。其于症之虚寒者,固不外肉桂、干姜(茯苓、炙草、当归、川芎、焦白术、肉桂、蜜黄 、干姜);即症之大热者,亦不离肉桂、干姜。百试百验,世无产难之妇。远近求药者,日踵其门。传至于余,参究脉理,思欲突过前人。乃凭脉罔效,凭书辄效。而后知产后凭脉,其理犹浅;不凭脉,其理方深。世之家藏秘本,粗视之,了无意义,而用之多效者,大半类此。

- 产后不凭脉论《三指禅》
- 产后不可作诸虚不足治《女科经纶》
-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胎产心法》
- 产后不可用白芍辨《温病条辨》
- 产后不宜汗下利小便论《妇科秘书》
- 产后补虚《金匮钩玄》
- 产后不语《中医词典》
- 产后病治法试探《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产后不语《明医指掌》
- 产后病治法试探《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产后不语《医学心悟》
- 产后病小论《中医妇科学》
- 产后不语《女科百问》
- 产后病目歌《眼科心法要诀》
- 产后不语《女科切要》
- 产后病目病《医宗金鉴》
- 产后不语《评注产科心法》
- 产后病痉属阴虚内热生风《女科经纶》
- 产后不语分证用药《女科经纶》
- 产后病痉《中医词典》
- 产后不语属败血入心《女科经纶》
- 产后病痉《名师垂教》
- 产后不语属热血热痰迷塞心窍《女科经纶》
- 产后病戒用发表一切不可用风药《女科经纶》
- 产后不语属胃湿热痰迷心《女科经纶》
- 产后病《新修本草》
- 产后部《本草易读》
- 产后遍身痛《胎产指南》
- 产后产户痛《中医词典》
- 产后遍身痛《女科秘旨》
- 产后肠出不收《奇效简便良方》
《三指禅》
- 作者:周学霆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72年
- 凡例八则
- 卷一
- 总论
- 脉学源流
- 定脉部位
- 尺寸解
- 六部脉解
- 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辨
- 定至数
- 二十七脉名目
- 有胃气者生
- 脉贵有神
- 读缓字法
- 四时平脉
- 浮、沉、迟、数四大纲
- 浮
- 沉
- 迟
- 数
- 对待总论
- 微与细对
- 虚与实对
- 长与短对
- 弦与弱对
- 滑与涩对
- 芤与革对
- 紧与散对
- 濡与牢对
- 洪与伏对
- 结与促对
- 动与代对
- 奇经八脉
- 脏腑说
- 命门提要
- 三焦辨
- 心包络辨
- 反关脉解
- 七表八里九道三余脉辨
- 七诊辨
- 九候解
- 膻中解
- 丹田解
- 人迎气口解
- 冲阳太冲太溪解
- 卷二
- 男女尺脉异论
- 痨症脉数论
- 噎膈反胃脉缓论
- 体肥脉虚中症论
- 喘急脉论
- 气鼓脉弦数论
- 血症有不必诊脉、有必须诊脉论
- 咳嗽脉论
- 泄症脉论
- 水肿脉浮大沉细论
- 偏正头痛不问脉论
- 心气痛脉论
- 腰痛脉论
- 香港脚痛脉论
- 消渴从脉分症论
- 呕吐脉论
- 痿症不从脉论
- 风痹脉论
- 老痰不变脉论
- 痫症脉论
- 哮症脉乱无妨论
- 卷三
- 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