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按
本卷所论冬伤于寒,是指狭义伤寒而言。对其发病季节见解不一。雷氏对诸贤霜降之后,春分以前,有触发者是为伤寒之说,颇有非议。认为霜降以后,犹是燥气主气,春分以前,正是风木主气,感之或为燥,或为风。只有在立冬之后,寒水主气之时,人感其气即病,乃为伤寒。对此,拙意认为雷氏之说,亦非无据。盖季节交替,有其一定之规律,在理论上是极为强调时日的。但另一方面,对其临床运用,拙意认为气候之变化,则是互相渗透,并非固定不移,同时天气有异常,地区在差别,人们的适应性亦各有不同,因此对发病的影响,似未可硬以节令之时日为界。古人有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是有其科学根据的。当视其具体情况而推断之,庶乎切合实际。此外,尚有广义伤寒,即《难经·第五十八难》中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此皆外感病之总称,均各有其专论。
卷中还论及冬温一症,系由冬时过暖,冬应寒而反温,温热郁闷而然,属于新感温病。因发病在冬,故雷氏列于冬伤于寒门。前者治宜辛温,此则治宜辛凉,宜详辨之。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璇玑《针灸学》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璇玑《中医词典》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璇玑《气功外气疗法》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璇玑《针灸大成》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漩浊《中医词典》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漩多《中医词典》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旋转屈伸法《中医词典》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旋指疳门主论《疡医大全》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旋指疳门主方《疡医大全》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旋指疳《外科启玄》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旋英茶《茶饮保健》
- 选按《时病论歌括新编》
- 旋夏花《本草纲目》
- 选案《医述》
- 旋夏茶《茶饮保健》
- 选案《痧疹辑要》
《时病论歌括新编》
- 作者:周选堂 制作:“E书时空”
- 作者周选堂简介
- 序一:李序
- 序二:章序
- 序三:徐序
- 编者的话
- 正文
- 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 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
- 卷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
- 一、概述
- 二、分述
- (一)飧泄
- (二)洞泄
- (三)寒泻
- (四)火泻
- (五)暑泻
- (六)湿泻
- (七)痰泻
- (八)食泻(附:饮泻)
- (九)风痢
- (十)寒痢
- (十一)热痢(附:暑痢)
- (十二)湿痢
- (十三)噤口痢
- (十四)水谷痢
- (十五)休息痢
- (十六)五色痢
- 选按
- 三、拟用诸法
- 四、备用成方(计十二方)
- 卷四 夏伤于暑大意
- 卷五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大意
- 一、概述
- 二、分述
- (一)风疟
- (二)暑疟
- (三)寒疟
- (四)湿疟
- (五)温疟
- (六)瘴疟
- (七)瘅疟
- (八)牝疟
- (九)痰疟
- (十)食疟
- (十一)疫疟
- (十二)虚疟
- (十三)劳疟
- (十四)疟母
- (十五)三日疟
- (十六)伏暑
- (十七)秋暑(附:秋凉)
- 选按
- 三、拟用诸法
- 四、备用成方(计十六方)
- 卷六 秋伤于湿大意
- 卷七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大意
- 卷八 冬伤于寒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