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六)湿泻

《时病论歌括新编》书籍目录

经云:"湿胜则濡泄"。又曰:"湿多成五泄"。可见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侵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以致阑门不能泌清别浊,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泄泻。其症:脉象缓涩,泻水而无腹痛或微痛,胸前痞闷,口不作渴,小便黄赤,大便稀溏等。治法宜通利州都,以渗利膀胱。州都通则泻自止矣。

(歌括)

湿泻侵脾失健运,不能渗化阻阑门。

不渴便溏溺黄赤,脉来缓涩胸痞闷,

水泻腹痛或不痛,通利州都泻自停。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时病论歌括新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时病论歌括新编》书籍目录
  1. 湿泻《时病论歌括新编》
  2. 湿邪困脾《医门补要》
  3. 湿泻《中医名词词典》
  4. 湿邪从膜原而入《温病正宗》
  5. 湿泻《时病论歌括新编》
  6. 湿香港脚(又名肾脏风)《医门补要》
  7. 湿泻《中医词典》
  8. 湿香方《备急千金要方》
  9. 湿泻《症因脉治》
  10. 湿乌梅荔枝汤《是斋百一选方》
  11. 湿泻《金匮翼》
  12. 湿温中焦篇《温病指南》
  13. 湿泻《时病论》
  14. 湿温证《伤寒九十论》
  15. 湿叙论一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16. 湿温原发证方治举要《余无言医案》
  17. 湿癣《中医词典》
  18. 湿温下焦篇《温病指南》
  19. 湿癣《儒门事亲》
  20. 湿温酸软《症因脉治》
  21. 湿癣《周慎斋遗书》
  22. 湿温上焦篇《温病指南》
  23. 湿癣白秃《奇效简便良方》
  24. 湿温夹食重证《余无言医案》
  25. 湿癣候《诸病源候论》
  26. 湿温化燥证《余无言医案》
  27. 湿癣秘方《华佗神方》
  28. 湿温肠出血证《余无言医案》
  29. 湿腰痛《中医词典》
  30. 湿温辨《医门补要》
  31. 湿义解《思考中医》

《时病论歌括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