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湿

《时病论歌括新编》书籍目录

伤湿有表里之分,伤于表者,因于居湿涉水,雨露沾衣,其湿从外而受,束于肌壳。症见头胀而痛,胸闷,苔白滑,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痠,小便清长,脉浮缓或濡,此皆湿伤于表之症也。治以辛散太阳法去桂枝豆豉,加苍朴,俾其在表之湿,从微汗而解也。伤于里者,由于多食瓜果茶酒冷饮之物,其湿从内而生,踞于脾脏。症见肌肉隐黄,脘闷不畅,舌苔黄腻,口渴不欲饮水,身体倦怠,微热汗少,小便短赤,脉沉而缓者,此皆湿伤于里之见症也。治以通利州都法,俾其在里之湿,从小便而出也。

(歌括)

伤湿之症表里分,表湿涉水雨露浸,

湿从外受束躯壳,白滑胸痞头胀疼,

口不作渴身重痛,发热身疲溺长清,

浮缓濡小湿伤表,辛散太阳去桂豉,

加苍厚朴微汗解,风以胜湿仿时珍(注)

里湿饮冷过瓜果,湿从内生踞太阴。

苔黄腻渴不饮,肌肉隐黄中脘闷,

微热汗少溺短赤,身肢倦怠脉缓沉,

通利州都从溲去,加减之法各本因。

(注释)

李时珍曰:"凡风药可以胜湿;利小便可以引湿。此为治表里湿邪之大法也。"

附:倪松亭治湿总则

治湿之道非止一端,如湿在皮肤者,宜用麻、桂二术之属以表其汗,亦有羌防白芷之风药以胜之者,譬如清风荐爽(1),湿气自消也。水湿积于肠胃,肚腹肿胀者,宜用遂戟芫牵之属以攻其下,譬如水满沟渠,非导之不去也。寒湿在于肌肉筋骨之间,拘挛作痛或麻木不仁者,宜用姜附丁桂之属以温其经,譬如太阳中天,则湿自干也。湿气在脏腑之内,肌肤之外,微而不甚者,宜用苍术朴夏之属以健脾燥湿,譬如些微之湿,以灰土掺之,则湿自燥也。湿气在于小肠膀胱,或肿或渴,或小便不通,宜用二苓车泽之属以渗利之,譬如水溢沟浍,非疏通其道不达也。均按其病因而分治之。

(歌括)

治湿之道非一式,细察其因辨症治。

皮湿桂麻二术汗,或羌防芷以胜之。

湿积胃肠腹肿胀,遂戟芫牵攻下施。

寒湿肌肉筋骨犯,拘挛作痛麻不知,

姜附丁桂温经用,太阳中天湿自除。

内湿脏腑外肌肤,微而不重朴二术。

湿在膀胱尿涩渴,或肿二苓车泽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时病论歌括新编》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时病论歌括新编》书籍目录
  1. 伤湿《时病论歌括新编》
  2. 伤生冷果菜《中医词典》
  3. 伤湿《时病论歌括新编》
  4. 伤娠《中医词典》
  5. 伤湿《傅青主男科》
  6. 伤山《中医词典》
  7. 伤湿《中医词典》
  8. 伤乳吐《幼科心法要诀》
  9. 伤湿《证治准绳·类方》
  10. 伤乳吐《儿科萃精》
  11. 伤湿《证治准绳·杂病》
  12. 伤乳吐《证治准绳·幼科》
  13. 伤湿《医碥》
  14. 伤乳吐《医宗金鉴》
  15. 伤湿《医碥》
  16. 伤乳吐《中医词典》
  17. 伤湿《推拿抉微》
  18. 伤乳食泻《幼科心法要诀》
  19. 伤湿《时病论》
  20. 伤乳食泻《儿科萃精》
  21. 伤湿《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2. 伤乳食泻《医宗金鉴》
  23. 伤湿《校注医醇剩义》
  24. 伤乳食泻《中医词典》
  25. 伤湿《慈幼便览》
  26. 伤乳食《中医词典》
  27. 伤湿《伤寒括要》
  28. 伤乳《中医词典》
  29. 伤湿(附痞脾香港脚)《脉症治方》
  30. 伤肉《中医词典》
  31. 伤湿腹痛《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