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小儿牵拉肘,多发生于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并无关节囊的破裂及桡骨小头的明显移位,伤后肘关节无明显肿胀与畸形。X线拍片,亦不能显示关节的病变,故有肘关节假性脱位之称。6岁以后儿童,因桡骨小头发育,故不易发生半脱位。
【病因病理】
因幼儿桡骨小头发育尚不健全,桡骨小头与桡骨颈的直径几乎相等,有时桡骨头甚至还小于桡骨颈,关节囊与环状韧带比较松弛。当幼儿前臂被过度向上牵拉时(如穿衣、跌跤或上楼梯时,肘部在伸直位受到牵拉力的影响),则桡骨小头易从包绕桡骨颈的环状韧带中滑脱,环状韧带被嵌夹在肱桡关节面之间,障碍桡骨小头回复原位,即形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被牵拉的损伤史,伤侧肘部疼痛,伤肘保持半屈曲,前臂处于内旋位。伤儿哭闹,不能屈肘、举臂,常拒绝别人触动伤肢及拒绝检查。
2.伤肘外侧部有压痛,但无肿胀和畸形(即便有肿胀,有很轻微,常不能触及),前臂不能外旋,肘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时,疼痛加重及伤儿哭闹。肩部及锁骨部均为正常。
3.若有明显外伤史者,应作X线检查,以排除桡骨头、桡骨颈及肱髁上骨折。
本病之诊断,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诊断不难。但须与肩前部筋肉滑脱或肩关节滑膜嵌夹所致的小儿上肢不能抬举进行鉴别。
【手法治疗】
牵引旋臂屈压法 家长抱伤儿于坐位,并固定其伤肢上臂。术者立其对面,一手握患儿伤肢肘部,拇指压住桡骨小头外侧稍前方,另手握伤肢腕部,稍用力牵引前臂并将其外旋、过伸,同时握肘之拇指向内后方轻压桡骨小头,握腕之手将肘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继之,内旋前臂、伸直肘关节,半脱位即可整复。伤肘疼痛即刻消失,前臂可上举,手能握物。
【注意事项】
1.复位后,一般不须固定,可嘱家长在3日内避免牵拉患儿伤肢,以防止复发。
2.6岁以后儿童,因桡骨小头发育,不易发生半脱位,肘关节损伤,应注意有否肱骨髁上骨折或桡骨上端骨折。
3.整复手法宜轻缓柔和,牵引力不可过大、过猛。

-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中医伤科按摩学》
- 小儿群《证类本草》
- 小儿热病剧呕证《余无言医案》
- 小儿雀目秘方《华佗神方》
- 小儿热毒痈疽秘方《华佗神方》
- 小儿雀目《银海精微》
- 小儿热疖秘方《华佗神方》
- 小儿雀目《中医词典》
- 小儿热厥《中医词典》
- 小儿雀盲眼《原机启微》
- 小儿热渴《圣济总录》
- 小儿取吐胸中恶血法《圣济总录》
- 小儿热渴痢方四首《外台秘要》
- 小儿蠼疮方二首《外台秘要》
- 小儿热痢《圣济总录》
- 小儿秋痢《中医词典》
- 小儿热吐《中医词典》
- 小儿轻易服药戒(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小儿热泻《中医词典》
- 小儿青盲眼《回生集》
- 小儿乳癖《圣济总录》
- 小儿青盲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小儿乳食停滞《读医随笔》
- 小儿青盲歌《医宗金鉴》
- 小儿乳癣《奇方类编》
- 小儿青盲歌《眼科心法要诀》
- 小儿腮肿痛《慈幼便览》
- 小儿青盲《明目至宝》
- 小儿杀虫定辰散《仁术便览》
- 小儿侵淫疮方三首《外台秘要》
- 小儿疝《圣济总录》
《中医伤科按摩学》
- 来源:网络收集与共享 仅供研究之用!
- 编写说明
- 第一章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
- 第二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
- 第三章 损伤的分类与辩证诊断
- 第四章 伤科按摩手法与施治原则
- 第五章 伤筋概论
- 第六章 上肢伤筋
- 第七章 脊柱部伤筋
- 第一节 颈、背部病症
- 第二节 胸部病症
- 第三节 腰部病症
- 第四节 引起腰腿痛的其它疾病
- 第八章 下肢伤筋
- 第一节 臀部病症
- 第二节 股部病症
- 第三节 膝部病症
- 第四节 踝部病症
- 第九章 关节脱位概论
- 第十章 关节脱位各论
- 第一节 颞颌关节脱位
- 第二节 上肢关节脱位
- 第三节 骶髂关节半脱位
- 第四节 下肢关节脱位
- 第十一章 损伤后遗症
- 第十二章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