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肱骨内上髁炎
肱骨内上髁炎,又称前臂屈肌总腱损伤或尺侧屈腕肌损伤。前臂屈肌总腱起附于肱骨内上髁,与肱骨外上髁炎的病理相似,所不同的是屈指、屈腕肌和前臂旋前肌的损伤、紧张而异。
【病因】
多因腕关节背伸、前臂半旋前位时,受到肘的外翻伤力,使紧张的屈腕肌群突然被动过牵,造成前臂屈肌总腱在肱骨内上髁附着处损伤。或经常用力作屈腕、屈指或前臂旋前动作时,屈腕肌和旋前圆肌反复紧张收缩,使肱骨内上髁附着处长期受牵拉,而发生疲劳性损伤。急性损伤常见于前者,慢性损伤多见于后者。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一般无急性受伤史,多缓慢发病。
2、早期常表现为肘内侧疼痛或酸痛不适,重复损伤动作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则疼痛减轻。以后逐渐发展为肱骨内上髁部持续性疼痛,肘关节不能充分伸展或过屈,伤肢酸软,屈腕无力,小指、无名指可出现间歇性麻木感。
3、检查可见损伤局部轻微肿胀,肘内侧可触及钝厚或粗硬之肌腱,肱骨内上髁部压痛。
握拳抗阻力屈腕试验、抗阻力前臂内旋试验及旋臂伸腕试验,肱骨内上髁部均出现明显疼痛。
4、X线检查 一般无异常显示。少数病例,后期可显示肱骨内上髁处骨膜增厚。
【治疗】
(一)按摩治疗
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
2、施术部位 肱骨内上髁部及前臂掌面。
3、取穴 缺盆、极泉、少海、尺三里(与手三里穴相对)。
4、施术手法 推、滚、揉、搓、动。
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二十分钟左右,每日一、二次;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
6、手法操作(分以下五个步骤)
(1)推滚前臂活血法 病人仰卧位,平臂伸肘。术者位于伤侧,坐于低凳上,先用一手掌自下而上推前臂腕屈肌数遍;继之,用手的小鱼际部往返滚腕屈肌3到5分钟,以达到活血之目的。
(2)揉搓局部散瘀法 病人仰卧位。术者用手掌或大鱼际部反复揉搓病变局部3到5分钟,以达到散瘀消炎及祛痛之目的。
(3)推按伸屈回旋法 病人仍取仰卧位。术者用一手拇指按压于肘内侧疼痛部位,另手握伤肢腕部,两手协同推按、屈伸及回旋肘关节,以达到剥离粘连,滑利关节之目的。
(4)旋臂过伸理筋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托握伤时,另手握伤肢腕部,先将肘关节屈曲、前臂外旋,并嘱病人充分伸腕,然后迅速用力托肘,将肘关节过伸;继之,在肘过伸位用中、无名二指推理、按压该肌腱数遍,以达舒筋之目的。
(5)按摩俞穴镇痛关节,中指拨极泉,点揉少海或尺三里,同时嘱病人屈伸腕关节,以达到通络镇痛之目的。
(二)其它疗法
同肱骨外上髁炎。

- 肱骨内上髁炎《中医伤科按摩学》
- 肱骨髁上骨折《骨科学》
- 肱骨上端骨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肱骨髁上骨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肱骨外科颈骨折《骨科学》
- 肱骨干骨折《骨科学》
- 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肱骨干骨折《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肱骨外上髁炎《中医伤科按摩学》
-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中医伤科按摩学》
- 肱骨外上髁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中医伤科按摩学》
- 肱三头肌腱反射异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肱二头肌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 肱痈(附∶藕包毒)《外科心法要诀》
- 肱二头肌腱反射异常《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宫《中医词典》
- 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 宫颈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肱(gōng工)《中医词典》
- 宫颈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攻阵《目经大成》
- 宫颈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攻阵《景岳全书》
- 宫颈癌《百病自测》
- 攻阵《景岳全书》
- 宫颈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 攻血类《医学摘粹》
- 宫颈癌的常见症状《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攻下诸方《疯门全书》
- 宫颈癌脱落细胞形态《临床基础检验学》
《中医伤科按摩学》
- 来源:网络收集与共享 仅供研究之用!
- 编写说明
- 第一章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
- 第二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
- 第三章 损伤的分类与辩证诊断
- 第四章 伤科按摩手法与施治原则
- 第五章 伤筋概论
- 第六章 上肢伤筋
- 第七章 脊柱部伤筋
- 第一节 颈、背部病症
- 第二节 胸部病症
- 第三节 腰部病症
- 第四节 引起腰腿痛的其它疾病
- 第八章 下肢伤筋
- 第一节 臀部病症
- 第二节 股部病症
- 第三节 膝部病症
- 第四节 踝部病症
- 第九章 关节脱位概论
- 第十章 关节脱位各论
- 第一节 颞颌关节脱位
- 第二节 上肢关节脱位
- 第三节 骶髂关节半脱位
- 第四节 下肢关节脱位
- 第十一章 损伤后遗症
- 第十二章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