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形肌损伤

《中医伤科按摩学》书籍目录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始于第6颈椎棘突至第4胸椎棘突,抵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收缩时牵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诊断要点】

1.病史 多由于用手持物向前抛掷、举重及经常用肩扛抬、搬运重物,或长期处于肩胛骨外旋位工作,引起该肌急、慢性损伤。临床多见于大菱形肌损伤。

2.症状 伤侧脊柱与肩胛间区疼痛或酸痛不适,肩臂无力。严重者脱、穿衣服困难,偶有胸部闷胀感

3.检查 可在损伤局部触及该肌变硬、肌束隆起或条索状无,压痛明显。臂外展、过度内收与高举时症状加重。

【治疗】

1.原则 舒筋通络,散瘀止痛。

2.手法操作 (分以下四个步骤)

(1)抚摩按揉背部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立于健侧,用双手大、小鱼际部抚摩伤侧脊柱与肩胛间区数分钟;而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菱形肌损伤处2分钟左右,以达到散瘀通络之目的。

(2)按压痛点顿拉法 病人健侧取卧位。术者立其后方,双拇指呈“八”字形按压损伤之痛点;助手立于床头,双手托握伤肢腕部,先活动肩关节数次。趁其不备,迅速向病人伤侧太阳穴方向顿拉一次。

(3)滑按推理舒筋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立于健侧,用双拇指顺菱形肌纤维方向(由内上向外下方)滑动按压数遍;而后,双拇指施推理手法数次,以舒顺该筋肉组织。

(4)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后方,用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拇指揉、压风门、肩中俞、天宗及局部痛点各1分钟左右,指压缺盆穴半分钟,以达到通络止痛之目的。

【注意事项】

1.注意局部保暖,减少肩胛骨外旋活动。

2.配合局部透热疗法。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伤科按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伤科按摩学》书籍目录
  1. 菱形肌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2. 菱角痔《中医词典》
  3. 羚犀逍遥散《目经大成》
  4. 菱角粉粥《保健药膳》
  5. 羚羊《本草纲目》
  6. 菱角《滇南本草》
  7. 羚羊《食疗本草》
  8. 菱角《药性切用》
  9. 羚羊角《神农本草经》
  10. 菱角《本草撮要》
  11. 羚羊角《雷公炮炙论》
  12. 菱角《本草从新》
  13. 羚羊角《千金翼方》
  14. 菱角《本草求真》
  15. 羚羊角《玉楸药解》
  16. 菱角《医学入门》
  17. 羚羊角《本草经集注》
  18. 菱角《老年食养食疗》
  19. 羚羊角《新修本草》
  20. 《本草分经》
  21. 羚羊角《本草衍义》
  22. 《饮食须知》
  23. 羚羊角《本草备要》
  24. 《本草备要》
  25. 羚羊角《本草蒙筌》
  26. 聆音《医述》
  27. 羚羊角《本草易读》
  28. 陵石《名医别录》
  29. 羚羊角《冯氏锦囊秘录》
  30. 陵石《证类本草》
  31. 羚羊角《医学入门》

《中医伤科按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