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骨鹰嘴滑囊炎
尺骨鹰嘴滑囊炎,因多发生于矿工,故又有“矿工肘”之称。本症常发生于经常用肘部支持用力工作的人。
在肘部,肱三头肌抵止于尺骨鹰嘴。此处有两个滑囊,一个位于鹰嘴突和肱三头肌腱之间,称鹰嘴腱下囊;另一个位于肱三头肌腱和皮肤之间,称鹰嘴皮下囊。正常的清囊分泌滑液,有润滑作用,以减少对肌腱的摩擦和缓冲对局部的机械冲击作用。
【病因病理】
常因碰撞或反复的摩擦等机械刺激和经常的微细损伤,而引起急、慢性滑囊炎。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浆液渗出,或囊壁异常增厚,囊腔内有绒毛形成,并分为若干小叶,有时囊内有钙质沉积而钙化。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急性滑囊炎 尺骨鹰嘴部瘀肿、疼痛、压痛及有波动感,伤肢无力,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姿势,屈伸活动不利。
2、慢性滑囊炎 尺骨鹰嘴部逐渐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包块,推之可移动,触之有轻微波动感觉。包块的硬度与囊壁的厚薄和积液多少有关,有钙化时包块发硬,肘关节屈伸活动轻度受限制。
3、X线检查 可提示肘后部筋肉组织肿大阴影,滑囊钙化时,有密度增加区。
【治疗】
1、急性“损伤性”滑炎 症状较重者,外敷滑囊炎散。将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位固定2到3周。
2、慢性滑囊炎 手法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应配合中药熏洗。按摩手法,可参考肱骨外上髁炎,或在病变部位由下而上施术“推揉捏拿滚擦法”十五分钟左右。
3、中药治疗
(1)滑囊炎散
组成 穿山甲三十克、天南星二十克、生半夏二十克、茯苓二十克、防已二十克、龙骨十五克、牡蛎十五克。
功效 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制法与用法 药共为细末,混合均匀;再用温水、热醋各半,将药粉调匀,外敷患部。
(2)熏洗药
功效 有滑利关节,温经通络,活血祛风作用。适用于四肢损伤。
方法 把上药放入瓷器内,煮沸后熏洗伤处。每次二十五分钟,每日2次,每疗程1周。

- 尺骨鹰嘴滑囊炎《中医伤科按摩学》
-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骨科学》
- 尺桡骨干骨折《骨科学》
- 尺肤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尺热《中医词典》
- 尺肤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 尺肉《中医词典》
- 尺肤热《中医词典》
- 尺神经损伤《骨科学》
- 尺肤滑涩肘臂掌脐寒热决病篇《形色外诊简摩》
- 尺神经痛《手穴手纹诊治》
- 尺肤《中医词典》
- 尺泽《针灸大成》
- 尺动脉《人体解剖学》
- 尺泽《中医词典》
- 尺寸诊《黄帝内经太素》
- 尺泽《针灸学》
- 尺寸解《三指禅》
- 尺泽(合穴)《子午流注说难》
- 尺寸交反死脉《古今医统大全》
- 尺诊《黄帝内经太素》
- 尺寸《中医词典》
- 齿《经络全书》
- 尺《中医词典》
- 齿《中医词典》
- 持之以恒《中医养生学》
- 齿《经络考》
- 持针纵舍屈折少阴无俞《类经》
- 齿《正骨心法要旨》
- 持针歌《医宗金鉴》
- 齿《医宗金鉴》
《中医伤科按摩学》
- 来源:网络收集与共享 仅供研究之用!
- 编写说明
- 第一章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
- 第二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
- 第三章 损伤的分类与辩证诊断
- 第四章 伤科按摩手法与施治原则
- 第五章 伤筋概论
- 第六章 上肢伤筋
- 第七章 脊柱部伤筋
- 第一节 颈、背部病症
- 第二节 胸部病症
- 第三节 腰部病症
- 第四节 引起腰腿痛的其它疾病
- 第八章 下肢伤筋
- 第一节 臀部病症
- 第二节 股部病症
- 第三节 膝部病症
- 第四节 踝部病症
- 第九章 关节脱位概论
- 第十章 关节脱位各论
- 第一节 颞颌关节脱位
- 第二节 上肢关节脱位
- 第三节 骶髂关节半脱位
- 第四节 下肢关节脱位
- 第十一章 损伤后遗症
- 第十二章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