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二)肩臂功(每个动作重复十二到三十六次)

《中医伤科按摩学》书籍目录

1.幼鸟受食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

动作:1屈肘上提,两掌与前臂相平,提至胸前与肩平,掌心向下;2.两掌用力下按至两臂伸直为度。上提时肩部用力,下按时手掌用力,肩部尽量放松,动作宜缓,呼吸均匀自然。

作用:增强肩关节的活动能力。对肩部外伤及肩关节周围炎引起的粘连、疼痛有防治作用。

2.左右开弓

预备姿势:两足开立,与肩同宽,两掌横放目前,掌心向外,手指稍屈,肘斜向前。

动作:1.两掌同时向左右分开,手逐渐握成虚拳,两前臂逐渐与地面垂直,挺起胸部;2.两上肢仍屈肘,两拳放开,掌心向外,恢复预备姿势。拉开时两臂平行伸开,不宜下垂,肩部稍用力,动作应缓慢,逐渐向后拉,将胸部挺起。

作用:增进肩部肌肉力量,恢复肩关节外旋活动的正常功能。

3.大鹏压嗉

预备姿势:两足开立,与肩同宽,两肘屈曲,两手相叠,掌心向里放在胸部。

动作:①由左向右轻按胸部及上腹部、小腹部,上下左右回旋;②两手由右向左轻按胸部及上腹部、小腹部,上下左右回旋。眼稍上看,每呼气或吸气1次,两手轻轻按转回旋1周;③预备姿势同左右开弓,两手握拳不按胸,肩关节由前向后摇转1周。亦称为小摇肩。

作用:同“左右开弓”。

4.双手托天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放在腹前,手指交叉,掌心向上。

动作:①反掌上举,掌心向上,同时抬头目视手指;②还原。初起可由健肢用力帮助患臂向上举起,高度逐渐增加,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作用:对恢复两臂及肩关节的功能,辅助治疗某些肩部陈伤引起的酸痛有效。

5.蝎子爬墙

预备姿势:面对(或侧身)墙壁站立,伤侧肘关节微屈,五指分开扶在墙上。

动作:伤侧手部用力缓缓向上爬,使上肢尽量抬举或外展,然后再缓缓爬回原处。。

作用:对肩部处伤或肩关节周围炎所致肩关节前屈、外展和高举功能障碍者有效、

6.手拉滑车

预备姿势:坐或站立于滑车下,双手握绳之两端。

动作:以健肢用力牵拉带动伤肢,来回拉动,幅度可逐渐增大。

作用:同“蝎子爬墙”。

7.双手举鼎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拳,屈肘上举同肩平高。

动作:①两拳松开,掌心向上,两手如托重物,两臂向上用力直举,双目随两掌上举而向上视,两掌举过头顶,②两手逐渐下降,恢复预备姿势。上举时吸气,下降时呼气并将两手逐渐握成虚拳。

作用:恢复上肢上举的肌力。对颈肩部筋肉劳损、肩关节周围炎、冈上肌腱炎或因上臂外伤而引起的上举功能障碍,通过锻炼有助于恢复上举功能。对严重的肩关节周围炎,可先练习“双手托天”势。

8.弯肱拔刀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两臂下垂。

动作:①右肘屈曲,前臂提起,掌心向前,提过头顶,然后向右下落,握住颈项。左肘同时屈曲,掌心问后,由背后上提,手背贴于腰后;②右掌经头顶由前下垂还原,左掌也收回还原;③左肘屈曲,前臂提起,掌心向前举过头顶,再向后落,握住颈部。右肘同时屈曲,掌心向后,由背后上提,手背贴于腰后:④还原。右臂上举时,头向左转,左臂上举时,头向右转。作用:恢复肩臂肌力,对肩背部筋肉劳损、瘀血粘连引起的肩关节内旋、外旋功能障碍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9.轮转辘轳

预备姿势:左手叉腰,右手下垂。

动作:①右臂自下向前,向上,再向后摇转一圈;②左臂自下向后,向上,再向前摇转一圈。可反复进行,用力要轻柔,臂部应放松。本法可结合前后摆动或弯腰划圈锻炼。

作用:可防治外伤后肩关节强直及肩关节周围炎引起的关节粘连。

10.体后拉手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站立,双手在身体背后,用健手握住患肢手部。

动作:用健手牵拉患手以拉动患侧肩关节,一拉一推,反复进行。

作用:恢复肩关节的内旋功能。

11.屈肘挎篮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站,两手下垂。

动作:①右手握拳,前臂向上,缓缓屈肘;②渐渐伸直还原:③左手握拳,渐渐屈肘;④缓缓伸直还原。

作用:增强上臂肌力,恢复肘关节伸屈功能。

12.屈肘拗腕

预备姿势:两足分开站立,左手叉腰,右上肢屈肘上举。

动作:①右手握拳做前臂旋前动作;②随后渐渐旋后,上臂尽量不动;③还原;④改右手叉腰;左手作同样动作。 /

作用:同上势紧密配合,可增强上臂及前臂肌力,恢复肘关节伸屈功能及前臂旋砖功能。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医伤科按摩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医伤科按摩学》书籍目录
  1. 肩臂功(每个动作重复十二到三十六次)《中医伤科按摩学》
  2. 肩臂背痛《张聿青医案》
  3. 肩臂痛《杂病治例》
  4. 肩臂背痛《临证指南医案》
  5. 肩臂痛酸《广瘟疫论》
  6. 肩痹痛(不仁不举)《针灸资生经》
  7. 肩膊《中医词典》
  8. 肩痹痛《普济方·针灸》
  9. 肩膊部《医宗金鉴》
  10. 肩背总括《杂病心法要诀》
  11. 肩膊部(左右凡二十六穴)《金针秘传》
  12. 肩背总括《医宗金鉴》
  13.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针灸资生经》
  14. 肩背痛门《张氏医通》
  15.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针灸大全》
  16. 肩背痛论《症因脉治》
  17. 肩髆《中医词典》
  18. 肩背痛(附腰髀痛)《脉因证治》
  19. 肩不举《中医词典》
  20. 肩背痛《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1. 肩部《外科大成》
  22. 肩背痛《金针秘传》
  23. 肩部病症《中医伤科按摩学》
  24. 肩背痛《丹溪手镜》
  25. 肩部第三(凡二十六穴)《经穴汇解》
  26. 肩背痛《寿世保元》
  27. 肩部证治《外科证治全书》
  28. 肩背痛《证治准绳·杂病》
  29. 肩垂背曲《中医词典》
  30. 肩背痛《证治准绳·类方》
  31. 肩点《手穴手纹诊治》

《中医伤科按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