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斜方肌损伤
【解剖生理】
斜方肌位于颈、背部皮下,为两个大三角形的肌肉。该肌起于枕处粗隆、上项线、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止于肩胛冈、肩峰及锁骨上面的外三分之一处。受副神经支配。该肌收缩可使肩胛骨接近脊柱,上部肌纤维收缩提肩胛,下部肌纤维收缩降肩胛。当肩胛骨被其它肌肉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后仰并稍旋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诊断要点】
1.病史 常因肩扛重物,颈部过度侧屈或颈肩部受风着凉引起。
2.症状 颈、肩部酸痛,疼痛可向伤侧上肢桡侧放散,耸肩、低头及颈部侧屈、旋转等活动受限;甚者可有头晕、失眠、耳鸣、眼花、心烦等。
3.检查 触诊时多发现该肌上部纤维变硬,颈根部及肩胛冈上缘可触及块状或条索状硬物且有明显压痛。
【手法治疗】
(1)按摩俞穴镇痛法 病人正坐。术者拇指点揉伤侧天宗1到2分钟,肩井、风池穴各零点五到1分钟,压缺盆半分钟。
(2)捏提斜方肌法 病人正坐。术者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三指相对呈钳形,将颈肩部斜方肌肌腹捏拿提起,并向外上方旋转提捏数十次。
(3)侧扳滚拿颈部法 病人正坐,头颈微前屈。术者立其侧前方,一手握拿伤侧上臂近端,另手按于头顶部,左、右摇摆数次(充分侧屈),并猛然将头推向健侧。多闻“咯嗒”响声,头位已正。继之,以小鱼际滚,多指捏那颈肩部筋肉十数遍结束。亦可施“托扶枕颌摇摆法”。

- 斜方肌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 斜刺《中医词典》
- 斜飞脉《中医名词词典》
- 斜板法《中医词典》
- 斜飞脉《中医词典》
- 斜搬法《中医词典》
- 斜视《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胁支痛《中医词典》
- 斜视《自我调养巧治病》
- 胁支满《中医词典》
- 斜视《眼科学》
- 胁胀痛《女科证治准绳》
- 斜视检查法《眼科学》
- 胁胀痛《济阴纲目》
- 斜隐视《眼科学》
- 胁胀痛《证治准绳·女科》
- 斜照法及斜照配合放大镜检查法《眼科学》
- 胁痈(疽)《医宗金鉴》
- 携带者筛查《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胁痈(附∶疽)《外科心法要诀》
- 鞋带疽《中医词典》
- 胁痈《外科正宗》
- 鞋带痈《中医词典》
- 胁痈《保婴撮要》
- 鞋带痈《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 胁痈《证治准绳·幼科》
- 写《中医词典》
- 胁痈《续名医类案》
- 写在卷首《医学传心录》
- 胁痈《中医词典》
- 泄《黄帝内经太素》
《中医伤科按摩学》
- 来源:网络收集与共享 仅供研究之用!
- 编写说明
- 第一章 中医伤科学发展简史
- 第二章 损伤的病因病机
- 第三章 损伤的分类与辩证诊断
- 第四章 伤科按摩手法与施治原则
- 第五章 伤筋概论
- 第六章 上肢伤筋
- 第七章 脊柱部伤筋
- 第一节 颈、背部病症
- 第二节 胸部病症
- 第三节 腰部病症
- 第四节 引起腰腿痛的其它疾病
- 第八章 下肢伤筋
- 第一节 臀部病症
- 第二节 股部病症
- 第三节 膝部病症
- 第四节 踝部病症
- 第九章 关节脱位概论
- 第十章 关节脱位各论
- 第一节 颞颌关节脱位
- 第二节 上肢关节脱位
- 第三节 骶髂关节半脱位
- 第四节 下肢关节脱位
- 第十一章 损伤后遗症
- 第十二章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