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肛门直肠测压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书籍目录

适应症

· 便秘

· 大便失禁

· 药物、手术、或生物反馈治疗前的评价

· 术前、术后评价。

仪器

· 测压导管有:(i)小气囊肛门直肠测压导管(距导管远端1cm有一灌注通道,用于测定直肠内压力。导管上连有三个乳胶气囊,顶端气囊用于充盈直肠,另两个气囊用于测定肛管压力);(ii)标准灌注式导管,导管顶端连一气囊,用于充盈直肠,其上方7cm有4~8个放射状排列的信道,每两信道间成45~90°角;(iii)固态测压导管,顶端连一气囊及4个压力通道,用于充盈直肠检查;(iv)向量容积检测导管,距导管顶端5cm处有6~8个放射状排列的压力通道,每两通道间成45/60°角。(图8.75)

· 多导记录定仪(Polygraf)

·灌注系统。外接压力传感器(用固态导管时不需要)

· IBM兼容性计算机

· 肛门直肠测压分析软件

不同类型肛门直肠测压导管

图8.75不同类型肛门直肠测压导管。从左到右依次为:小气囊导管(Marquat);水灌注肛门直肠测压导管(Zinetics);固态4维肛门直肠测压导管;水灌注式向量容积导管(Zinetics)。

· 用Polygraf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时,使用其特制导管可同时进行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检测

· 可同时进行测压、肌电图(EMG)及电视监视排粪造影,以研究排便动力学

· 附属材料:

(a)润滑油

(b)4×4纱布

(c)手套

(d)60或100ml空针

(e)治疗中

(f)三通阀

(g)便盆。

术前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便秘,尿或大便失禁,会阴痛或腹痛),过敏史,治疗史(肛门手术),骨盆创伤

· 签署同意书(如医院有此规定)

·严重便秘患者,术前可清洁灌肠,其他患者无需特殊处理

· 术前排空尿液及粪便

· 无需麻醉

·向患者详细说明检查全过程,取得合作,减轻不适

· 术前按使用手册校正机器。

检查步骤

肛门直肠测压主要检测以下6个指标:

· 最大自主性收缩压——反映肛门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功能

· 排便压力

· 静息压力

· 直肠扩张引起的肛门内括约肌抑制性反射(RAIR)

·直肠容量感觉阈值,包括引起感觉的最小容量及最大耐受容量阈值

· 排便动力

其他指标:

· 括约肌长度

· 肛管容积向量分析。

具体方法:

1 患者左侧曲膝卧位。左侧臀部下置一便盆。

2测压导管经润滑剂润滑后经肛门插入。不同导管放置位置不同。小气囊肛门直肠测压导管以上端气囊(肛门外括约肌气囊)刚进入肛管为准(图8.76)。灌注式或固态导管则应插入肛门6cm。

3 检测前休息2~10分钟,以便患者适应导管。

4 以直肠和/或肛管内压做基线进行检测;这点很重要,因为以后的检测将以此为根据。检测过程中请注意超慢波和自发性慢波收缩或松弛是否存在,标记出患者移动、体位或交谈所导致的误差。肛门括约肌静息压测定,可于检查开始时或结束前患者最放松时进行。

肛门直肠测压小气囊导管放置位置

图8.76肛门直肠测压小气囊导管放置位置。

用小气囊导管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方法

1 最大自主性收缩压

嘱患者用力收缩肛门(屏大便动作)10~20秒。正常情况下肛门外括约肌应可收缩并持续至少3~5秒,如小于3秒,则为异常。30秒后再重复检查一次。检查过程中注意患者腿部移动、转动骨盆及抬高臀部所致误差。

2 排便压力

嘱患者做用力推/缩的排便模拟动作,此时,肛门外括约肌松弛,30秒后重复检查1~2次。很多实验室发现,如果患者感到困窘,会导致排便时较难检测到肛门外括约肌松弛,因此该检测不是必备的。

3 静息压

患者完全放松20~30秒时所测到的压力。

4 咳嗽时括约肌压力变化

如需观察由于腹压增高引起的外括约肌反射性收缩,让患者做1~2次咳嗽,每次间隔20秒以上。

5 直肠肛门抑制性反射(RAIR)

该反射又称为直肠括约肌反射,常由直肠充盈诱发。检查时可测出引起直肠内括约肌松弛的最小直肠容量。

按每次增加10ml梯度向直肠气囊内注入气体或室温水。3~5秒内应注完,然后吸出气体或水。

照此法重复注入,每次增加10ml至出现RAIR。正常实验顺序为10、20、30、40、50ml,到50ml应该即足以引出RAIR。但巨直肠患者,可能需要更大容量。

每次充盈直肠气囊后,不论有无RAIR或患者有无感觉,均应加以记录。

正常情况下直肠充盈50ml时,肛门内括约肌就会松弛(压力下降10~15mmHg)。

6 直肠容量感觉阈值

检测患者直肠牵张的最初感觉容量及最大耐受容量(二者有区别)。

5秒钟内向直肠气囊内注入10ml室温水,20秒后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及感觉性质。

逐次增加直肠内气囊容积,两次注水间隔20秒。

患者对容量刺激的感觉分为4级:0级=无感觉,1级=初始感觉,2级=持续性感觉,3级=最大耐受感觉。

用幅射状灌注式或固态导管进行肛门直肠测压

1用规则辐射状灌注式或固态导管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时(而不用小气囊导管),先将导管插入肛门6cm,再用分段外拉法,每次外拉导管1cm(即检测插入深度为6、5、4、3、2、1cm处的压力),重复进行上述第一、二、三种方法(肛门括约肌最大自主性收缩压力,排便压力及静息压力)。

2肛门括约肌最大自主收缩压力、排便压力及静息压力检测完毕,重新将导管插入肛门内2~3cm处,继续检测RAIR及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参见小气囊肛门直肠测压导管法第5、6项,第239-40页)。

其它指标

1 括约肌长度

使用灌注式或固态导管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时,可用定点牵拉法,即每分钟外拉导管0.5~1.0cm检测;或用自动牵拉装置按0.5~1.0cm/s速度快速外拉导管。检测到的高压区长度,即为括约肌长度。

2 肛管向量容积分析(图8.77)

肛管向量容积分析,可检测到肛门括约肌压力三维立体构象,从而得知肛门括约肌压力有无缺损及不对称。检测时需用专用导管,导管上有6~8个压力通道,位于同一平面呈放射状排列,即所谓的「向量容积导管」。

检测方法可用定点牵拉法或快速牵拉法(使用自动牵拉装置)。

3 排便动力检测

检测方法如下:

·评价肛门内、外括约肌综合作用所产生的肛门压力、肌电图(EMG)、以及排便时腹压增加影响直肠内压的情形。

(a)将EMG探头置于直肠内,经其中央通道插入压力导管。若使用体表电极检测EMG,两个检测电极应置于外括约肌相应体表,另一电极置于臀部(图8.78及图8.79)。

(b)患者平卧位,检测时嘱患者随机地做排便和自主收缩动作

肛管向量容积分析

图8.77肛管向量容积分析。

置入直肠的Dantec EMG探头

图8.78置入直肠的Dantec EMG探头。

EMG体表电极放置位置。

图8.79EMG体表电极放置位置。

(c)正常情况下,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EMG下降,肛管压力降低(图8.80)。

·检测排出直肠内气囊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受检者坐位可忍住直肠内水充盈150ml的球囊,然后将其排出。

· 使用同步数码显影系统,可同时显示排便时EMG、括约肌压力及排粪造影图像(图8.81)。

一例健康人排便时肛管压力、直肠内压力及肛门外EMG改变

图8.80一例健康人排便时肛管压力、直肠内压力及肛门外EMG改变。图示排便时直肠压力升高,肛管压力变化不显著,EMG活动降低。

同步数码显影系统

图8.81同步数码显影系统(同时显示排粪造影及动力检查)。

术后注意事项

· 拔出导管

· 取下EMG电极、使用过的EMG探头或体表电极

· 患者更衣后离开检查室

· 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 记录检查中所见

· 回顾检查资料,如果需要,书写报告并打印

·根据导管使用手册和医院规定,清洁、消毒检测导管。

资料分析

正常RAIR如图8.82所示。

直肠气囊充盈引出的正常RAIR

图8.82直肠气囊充盈引出的正常RAIR(引自Smith LE所著Practical Guide to Anorectal Testing, 已获WaverlyInternational许可)。

肛门直肠测压异常所见(图8.83和图8.84)

糖尿病

· 直肠敏感性降低

· 自发性肛门括约肌松弛增加。

肛门直肠测压异常所见

(a)

肛门直肠测压异常所见

(b)

图8.83肛门直肠测压显示排便时直肠肛管的压力变化及肛门外括约肌的EMG活动:(a)正

常人,(b)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图示(b)排便时肛管压力及肛门外括约肌EMG的矛盾性增加。

老年性便秘

· 肛管静息压力降低。

· 最大收缩压力下降。

临床检测方法

肛门直肠测压报告

患者姓名: 示范患者

病案号#: 123 45 6789

指导大夫: Michaels,J 大夫: Jones,D

检测日期: 1996-04-16 助手:

资料分析及检查方法

检测导管为顶部带气囊的灌注式测压导管,气囊下方7cm处有4个辐射状压力通道(开口于同一平面各呈90º角)。检测时将导管测压通道插入肛门内6cm,每次赂外牵拉1cm,分别检测静息压及最大收缩压力,可利用导管顶端气囊检查直肠对容量的感觉。

直肠感觉阈值

  正常值
初始感觉:30ml10~30
初始排便冲动50ml 
容量:70ml100~300

直肠顺应性分析

单位:ml/mmHg

  正常值
初始感觉至最大耐受容易:3.92~6

肛门压力分析

单位:压力/振幅:mmHg-速率:mmHg/秒

静息压

导管深度右侧前壁左侧后壁HPZ
65.211.812.47.0 
54.911.412.96.8 
422.830.832.435.1 
328.613.619.929.3 
222.314.714.19.5 
19.270.650.218.2×

收缩时压力增加值

导管深度右侧前壁左侧后壁HPZ
60.00.022.718.1 
535.741.447.425.4 
420.223.349.331.2 
393.681.649.344.3×
262.192.555.842.7×
152.486.5149.891.6×

 静息正常值收缩时正常值合计
HPZ长度(cm)12.5~3.53 4
HPZ平均压力37.140~7075.2 90.5
HPZ最大压力70.6 149.830~110163.6
肛门口至最大压力区长度(cm)1 1 1

肛门直肠抑制性反射(RAIR)

注水30ml时测压通道距肛门口3.0cm中,检测到RAIR。

最大自主性收缩

最高收缩幅度:57.1

高压区开始下降时幅度:50.0

降至50%持续时间(秒):4.3

疲劳率1.4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W-version 1.11 Anorectal Manometry-version 1.0

Copyright:1995-96,Synectics Medical AB Michaels,J.123 456789

图8.84单页肛门直肠测压报告(Synectics PW肛门直肠测压分析软件)。

盆底痉挛综合征(图8.83)

· 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和/或耻骨直肠肌矛盾性收缩

· 引起排便的直肠容量阈值不正常增高。

值得一提的是,正常人情绪紧张时亦可出现盆底痉挛综合征。

大便失禁

多种原因均可致大便失禁(参见5.4)。肛门直肠测压可见如下异常表现:

· 静息压力降低

· 最大收缩压力下降

· 直肠最大耐受容量减小

· 较小直肠容积即可引出RAIR

·直肠受牵张或腹压增加(咳嗽)时,肛门外括约肌反射性收缩消失

· 肛管反应性降低。

单页肛门直肠测压报告请见图8.84。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胃肠动力检查手册》书籍目录
  1. 肛门直肠测压《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2. 肛门直肠测压《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3. 肛门直肠疾病《中医外科学》
  4. 肛门痒痛《奇效简便良方》
  5. 肛门直肠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6. 肛门痒痛《中医词典》
  7. 肛门直肠脓肿《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8. 肛门外括约肌《人体解剖学》
  9. 肛门肿痛《外科大成》
  10. 肛门凸出方三首《外台秘要》
  11. 肛门肿痛《奇效简便良方》
  12. 肛门似烙《医法圆通》
  13. 肛门肿痛《奇效简便良方》
  14. 肛门生蛇秘方《华佗神方》
  15. 肛门肿痛秘方《华佗神方》
  16. 肛门生疮《奇效简便良方》
  17. 肛门作痒《医宗金鉴》
  18. 肛门生疮《奇效简便良方》
  19. 肛门作痒《保婴撮要》
  20. 肛门生虫痒痛难忍《奇效简便良方》
  21. 肛门作痒《外科心法要诀》
  22. 肛门瘙痒《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肛门作痒《外科大成》
  24. 肛门奇痒秘方《华佗神方》
  25. 肛旁脓肿《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6. 肛门皮包《医门补要》
  27. 肛头痒痛《中医词典》
  28. 肛门皮包《中医词典》
  29. 肛脱不收《医法圆通》
  30. 肛门内生虫奇痒《医门补要》
  31. 肛脱不收《医门补要》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