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关胃肠道疾病的研究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内科医师而言,消化道一直是肉眼无法看到的盲区。自从有了纤维内窥镜的应用,胃肠病学家才有幸能看到消化道,并知道有否病变。但凭此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某些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尤其是动力异常性疾病,依据视力所见是不能确定诊断的。
近年来,由于对胃肠道生理学的大量研究,从而建立了很多新的技术,如pH监测、胃肠测压及最近的胃电图,这些新技术已在世界各地成为胃肠道疾病研究的常规方法。
这些技术需要临床医师和临床研究者的掌握和使用。本书作为实用手册,目的就是使任何胃肠中心都能针对疑有的功能性疾病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并告诉他们如何一步一步地进行检查。
书中所述及的种种检查方法需要一定的胃肠道解剖学基础知识,故本书第一章复习了相关的解剖学内容,并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论述。随后的四章是消化道各主要部位功能性疾病的检查方法。为便于参考,每一种疾病均按相同的标题进行编写,并将最佳的诊断方法作为重点加以阐述。
第八章叙述操作方法。在此部分内容,我采用相同的标题(适应症、禁忌症、仪器、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检查步骤、术后注意事项、资料分析、注意事项);读者可将此书作为手册,从中迅速查阅。
本书有两章对小儿胃肠道疾病的内容,可能会使读者感到惊奇。因为儿科疾病的诊断较为特殊,坚于无法确切叙述病情的儿童来说,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定量分析非常有用。儿科疾病胃肠道定量检查,有时可与成人完全一样,有时则需较大的修正。
本书是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许多十分繁忙又大力鼓励我的临床研究者对本书编写提出了宝贵意见,没有他们的帮助就不可能完成此书。十分感谢本书的所有编写者,特别感谢Eamonn Quigley博士在百忙之中仔细审阅了全部内容并为本书作序。并感谢ManfredRitter博士撰写动态γ计数检测章节、Jonas Zaar先生提供原始插图。

- 前言《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古代房中秘方》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伤寒恒论》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虚损病类钩沉》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黄帝内经太素》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医理真传》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前言《临床营养学》
- 前言《丹医秘授古脉法》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前言
- 鸣谢
- 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消化系统解剖学
- 第二章 吞咽障碍
- 第三章 反流性疾病
- 第四章 胃和小肠疾病
- 第五章 结肠和直肠肛门疾病
- 第六章 儿科胃肠道疾病
- 第七章 胃肠道插管术
- 第八章 临床检测方法
- 8.1 下食管括约肌定位
- 8.2 24小时pH监测
- 8.3 24小时胆汁监测
- 8.4 静态食管测压
- 8.5 动态食管测压
- 8.6 精确UES测压
- 8.7 胃窦十二指肠测压
- 8.8 胃电图
- 8.9 动态γ计数检测
- 8.10 肛门直肠测压
- 8.11 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研究
- 8.12 生物反馈
- 8.13 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检测
- 8.14 Oddi括约肌测压
- 第九章 儿科临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