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胃肠道管壁的基本结构
整个消化管管壁可清楚地分为几层,其组成如下(图1.2):
粘膜
粘膜是中空器官的内膜。将管腔内容物与肠壁内部结构分隔开,由上皮层、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
图1.1消化系统。
图1.2胃肠道管壁的基本结构(图为食管的各层结构)。
食管和末端肛管的上皮为鳞状上皮,其余消化道粘膜由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在不同的器官,这些细胞的结构也不相同。
上皮层下的粘膜固有层中有毛细血管网、淋巴管和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是抵御病原体侵袭的第一道重要防线。
粘膜下层
粘膜下层位于粘膜下。粘膜肌层是一层薄的肌肉,将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分隔开。粘膜下层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称之为粘膜下神经丛(Meissner神经丛)的神经网。在食管,此层还包含分泌粘液的腺体。
肌层
肠壁的肌肉包括数层肌纤维,每层肌纤维排列方向不相同。大部分消化器官有两层肌肉,内环肌和外纵肌。但胃例外,其还有一层斜行肌;结肠也较特殊,其外纵肌层沿结肠纵轴形成三条分散的肌带(结肠带)。
肌层的神经网称为肠肌间神经丛(Auerbach神经丛),位于环行肌与纵行肌之间。
除了包含上食管括约肌(UES)的近段食管,及包含肛门外括约肌的远段肛管两者的肌层是由横纹肌纤维组成之外,胃肠道肌肉一般是由平滑肌纤维组成的。
外层/浆膜
浆膜是一层结缔组织,构成消化器官的外层。胃和小肠的浆膜与腹膜(一层浆膜)相延续。

- 胃肠道管壁的基本结构《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肠道出血《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胃肠道基本病变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胃肠道插管术《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肠道急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胃肠道变化《病理生理学》
- 胃肠道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胃肠道《核、化学武器损伤》
- 胃肠道检查方法《放射诊断学》
- 胃肠道《医学影像学》
- 胃肠道粘膜免疫细胞化学特点《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胃肠穿孔《放射诊断学》
- 胃肠道正常X表现《放射诊断学》
- 胃肠(GI)造影《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胃肠的内分泌细胞《组织学与胚胎学》
- 胃插管术《基础护理学》
- 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生理学》
- 胃仓《针灸学》
- 胃肠点《手穴手纹诊治》
- 胃仓《中医词典》
- 胃肠动力的激素调节《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仓《针灸大成》
- 胃肠动力的神经调节《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部(足阳明属腑)《笔花医镜》
- 胃肠活动的观察及异常时的护理《基础护理学》
- 胃不和卧不安《中医词典》
- 胃肠激素《生理学》
- 胃不和不得卧《症因脉治》
- 胃肠激素的作用《生理学》
- 胃不和《中医词典》
- 胃肠激素与临床《消化病学》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前言
- 鸣谢
- 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消化系统解剖学
- 第二章 吞咽障碍
- 第三章 反流性疾病
- 第四章 胃和小肠疾病
- 第五章 结肠和直肠肛门疾病
- 第六章 儿科胃肠道疾病
- 第七章 胃肠道插管术
- 第八章 临床检测方法
- 8.1 下食管括约肌定位
- 8.2 24小时pH监测
- 8.3 24小时胆汁监测
- 8.4 静态食管测压
- 8.5 动态食管测压
- 8.6 精确UES测压
- 8.7 胃窦十二指肠测压
- 8.8 胃电图
- 8.9 动态γ计数检测
- 8.10 肛门直肠测压
- 8.11 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研究
- 8.12 生物反馈
- 8.13 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检测
- 8.14 Oddi括约肌测压
- 第九章 儿科临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