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心源性胸痛
非心源性胸痛(NCCP)是指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脏病样胸痛,但检查并未发现心脏疾病。疼痛可能源于食管(图3.13)。
食管的感觉神经纤维随交感神经于T1至T6之间进入脊髓(主要是T4到T6),此区域亦接收心脏的感觉神经输入。
这种感觉神经的会聚可解释为何源于食管的痛感可与心脏的疼痛相混淆,常称之为牵涉痛。
然而食管的痛觉感受器仍未明确。食管源性胸痛已被归因为化学感受器(酸和胆汁)及机械感受器(痉挛和扩张)受刺激所造成。温度感受器兴奋也可引起食管源性胸痛。
图3.13食管和心脏的感觉神经输入。
【病因】
有几种原因可解释食管源性胸痛:
· 食管酸暴露异常——已发现50%的NCCP患者有食管异常酸暴露
· 食管动力异常
· 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
· 痛阈下降
· 心理疾病。
【症状】
胸骨后痛。
【鉴别诊断】
· IHD
· 肺部疾病
· 骨骼肌肉疼痛。
诊断措施(图3.14)
形态学诊断
内镜
内镜及活检可用来排除可引起胸痛的其他疾病如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等。
功能性诊断
酸灌注试验(Bernstein试验)
患者直立或仰卧位,向食管内灌注盐酸溶液,在不告知患者的情况下变换灌注酸和生理盐水,嘱患者说出任何症状。若患者仅在灌注酸时出现症状(如胸痛)则试验即为阳性。
图3.14诊断胸痛的程序。
由于便携式食管pH监测的使用增多,此试验已不常用。因观察时间较短,此试验不如24小时pH监测敏感。
24小时pH及压力监测
可有下列作用:
·当心肺疾病肯定已除外的情况下,可确定胃食管反流、食管动力异常或其他食管异常是否为胸痛的原因
· 观察胸痛与食管pH测定或食管动力测定所发现异常之间的关系。
通过24小时记录pH、动力及心电图(ECG),若症状与前两项异常有关则证明NCCP是食管源性的(见8.5)。

- 非心源性胸痛《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非线性动力学《临床生物化学》
- 非言语心理治疗《医学心理学》
- 非位《中医词典》
- 非甾体抗炎药与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内分泌学》
- 非酯化脂肪酸测定《动脉粥样硬化》
- 非同位素原位杂交组化与免疫组化联合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非专卖非处方药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非专卖药和商标药的比较《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非特异性因素的抗病毒作用《医学微生物学》
- 非专卖药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非特异性食管动力障碍《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非自动控制系统《生理学》
- 非特异性染色的主要因素《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绯帛《汤液本草》
-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医学免疫学》
- 绯帛《本草分经》
- 非特异性附睾炎《泌尿外科学》
- 蜚厉《千金翼方》
- 非特异性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病理学》
- 蜚厉《新修本草》
- 非特异性肠炎《病理学》
- 蜚厉《证类本草》
- 非特异性《预防医学》
- 蜚厉《名医别录》
- 非上皮细胞成分《临床基础检验学》
- 蜚廉《神农本草经》
-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传染病》
- 蜚廉《本草经集注》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前言
- 鸣谢
- 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消化系统解剖学
- 第二章 吞咽障碍
- 第三章 反流性疾病
- 第四章 胃和小肠疾病
- 第五章 结肠和直肠肛门疾病
- 第六章 儿科胃肠道疾病
- 第七章 胃肠道插管术
- 第八章 临床检测方法
- 8.1 下食管括约肌定位
- 8.2 24小时pH监测
- 8.3 24小时胆汁监测
- 8.4 静态食管测压
- 8.5 动态食管测压
- 8.6 精确UES测压
- 8.7 胃窦十二指肠测压
- 8.8 胃电图
- 8.9 动态γ计数检测
- 8.10 肛门直肠测压
- 8.11 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研究
- 8.12 生物反馈
- 8.13 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检测
- 8.14 Oddi括约肌测压
- 第九章 儿科临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