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三节 子宫颈炎

《妇产科学》书籍目录

子宫颈炎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分急性与慢性,而以慢性者多见,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因分娩、流产或手术引起的子宫颈裂伤或外翻,受到病原菌的侵袭所致。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厚,对炎症的抵抗力强,而宫颈管的柱状上皮薄,抵抗力弱,易感染。

一、病理

(一)宫颈糜烂

由于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长期浸于碱性炎症分泌物中而剥脱,很快由适应在碱性炎症分泌物中而剥脱,很快由适应在碱性环境中生长的宫颈管内柱状上皮所代替。因柱状上皮薄,可显露皮下血管,宫颈表面乃呈红色,通称宫颈糜烂(图152,左)。在炎症初期,糜烂面光滑,称单纯性糜烂;反之,可因腺体及间质增生,表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颗粒状糜烂;增生更显著者,呈乳头状,称乳头状糜烂。

宫颈糜烂(左)与息肉(右)

图152 宫颈糜烂(左)与息肉(右)

按糜烂面积大小,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者,糜烂面超过宫颈面积的1/3,中度者占1/3~2/3,重度者则在2/3以上。

在宫颈炎的发展和愈合过程中,可见于子宫颈阴道段的鳞状上皮和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相互移行的现象。这两种上皮的正常分界,是在宫颈的外口。鳞状上皮因炎症而脱落,柱状上皮乃移行覆盖;在愈合过程中鳞状上皮又重新覆盖宫颈的表面。若鳞状上皮的生长不仅在宫颈表面,并侵入宫颈管腺体,使腺体的柱状上皮亦可鳞状上皮所代替,称鳞状上皮化。

(二)宫颈腺体囊肿 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可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内,将腺管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也可压迫腺管使腺体分泌物的引流受阻,潴留而形成囊肿。表现为多个青白色的小囊泡,突出于宫颈表面,内含无色胶冻状物。若感染,小囊泡外观多呈白色或淡黄色。

(三)宫颈肥大 长期炎症刺激,宫颈可因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等,变得肥大。

(四)宫颈息肉 宫颈内膜可因慢性炎症而出现局限性增生,形成单个或多个带蒂的鲜红色息肉,从宫颈管内或在宫颈外口突出,直径多在1cm以下,血管丰富,触之易出血(图152,右)。

二、临床症状及诊断

主要为白带增多,呈乳白色粘液样或呈黄色脓样,有时可稍带血。重症者有时可引起腰骶部酸痛

用窥器检查,可见各种类型病变。重度糜烂组织较脆,易出血,须与早期宫颈癌鉴别。

三、治疗

治疗前应先排除宫颈癌,以免将早期癌误诊为炎症而延误治疗。宫颈息肉可先消毒后用长止血钳夹住其蒂部扭掉,或用活检钳夹去,断端出血可用棉球或沙布压迫,多能止血。宫颈肥大及腺体囊肿,一般不需治疗。如腺体囊肿较大,可用粗针刺破,挤出其中胶冻状物后再涂以碘酒,或用电烙器先刺破,放出液体后,再烧灼囊壁组织。

宫颈糜粒的治疗原则是,采用各种方法破坏糜烂面的柱状上皮,使其坏死、脱落,便于新生的鳞状上皮长入,覆盖肉芽面,达到治愈目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为:

(一)物理疗法适用于中度和重度糜烂,是目前疗效较好、疗程最短的方法,一般只需一次即可治愈。

1.电熨术 用电熨头接触糜烂面,使组织凝固,形成痂皮,约二周后痂皮开始脱落,创面愈合一般需6~8周。手术应在月经净后3~5天进行。有附件炎者忌用。治疗后白带可暂增多或出血。如出血较多,可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24小时后取出。缺点是有时因疤痕收缩致宫颈狭窄。

2.冷冻疗法 用液氮快速降温装置,将探头置于糜烂面1~3分钟,自然复温后取出,使病变组织冷冻坏死。治疗后2~3周可流出很多水样分泌物。优点是出血及宫颈狭窄较少发生。

3.激光治疗 激光使糜烂组织炭化结痂,愈合过程同前两种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术后,多有大量黄水样白带自阴道流出,时间长短不一,应保持外阴清洁,一般需6~8周痊愈。在创面未完全愈合前,应避免盆浴、性交和阴道冲洗。术后可每周复查一次,观察愈合情况。注意有无宫颈狭窄,如有,可用探针轻轻扩张。

(二)药物治疗 适用于轻度糜烂,方法如下:

1.10~30%硝酸银溶液或10%碘酒 用棉签粘药小心地涂抹患处,用硝酸银后,应以生理盐水涂抹,使多余硝酸银成为无腐蚀性氯化银。每周2次,4~6次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

2.重铬酸钾液 用棉签沾药小心地抹患处,于月经净后上药一次,在下次经后可重复一次,对糜烂面较大者,有时效果较好。涂药前,先用0.1%新洁尔灭拭净宫颈粘液,后穹窿置棉球2个,防药物流下灼伤阴道粘膜。毕后取出棉球,再用75%酒精棉签揩拭涂药区(配方:重铬酸钾10g,浓硫酸75ml,加水至100ml)。

(三)手术 对宫颈肥大、糜烂面深广且涉及颈管者,及(或)疑有恶变者,可作宫颈锥形切除。切下组织送病检。此法疤痕较小,术后宫颈能保持原状。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产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产科学》书籍目录
  1. 子宫颈炎《妇产科学》
  2. 子宫颈炎《中医词典》
  3. 子宫颈原位癌《病理学》
  4. 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病理学》
  5. 子宫颈粘膜下肌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6. 子宫颈的原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子宫颈粘液《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8. 子宫颈癌《妇产科学》
  9. 子宫帽(阴道隔膜)《妇产科学》
  10. 子宫颈癌《病理学》
  11. 子宫内翻《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2. 子宫颈癌《自我调养巧治病》
  13. 子宫内膜癌《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14. 子宫颈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5.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妇产科学》
  16. 子宫颈癌《临床激光治疗学》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8. 子宫颈《组织学与胚胎学》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0. 子宫肌腺病《百病自测》
  21. 子宫内膜异位症《百病自测》
  22. 子宫肌瘤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3.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学》
  24. 子宫肌瘤《妇产科学》
  25. 子宫内膜异位症《妇产科学》
  26. 子宫肌瘤《中医词典》
  27. 子宫内膜增生不孕《古代房中秘方》
  28. 子宫肌瘤《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29. 子宫内膜增生症《病理学》
  30. 子宫肌瘤《百病自测》
  31.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组织学与胚胎学》

《妇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