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第二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妇产科学》书籍目录

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乙型及非甲非乙(或称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乙型肝病毒具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肝炎病毒由食物、输血、注射以及其他密切接触等方式传染。近来发现在经血、尿液、精液中有HBsAg,因而亦可经性生活传染。疲劳营养不良是促发的重要原因。

一、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期患病毒性肝炎者,无特殊影响,但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热卡、维生素、蛋白质等,肝脏内糖元代谢增强,负担加重,若糖元贮备不足,可引起肝功能的障碍,故孕期较容易患肝炎。在妊娠晚期患病者,尤其是黄疸性肝炎,发展为重型肝炎或急性、亚急性黄色肝萎缩比非孕期多,病死率也高。在分娩过程中,出血、手术创伤、麻醉以及体力消耗等,均可加重肝炎的症状。如果并发妊高征时,则在肝细胞坏死的基础上加重对肝脏的损伤,可引起大面积坏死。

一般类型肝炎,病程及肝功能恢复正常与非孕期相同,但重型病例,则恢复较慢。发展为慢性或迁延性肝炎者,与非孕期亦无区别。

二、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

妊娠早期患病时,可加重妊娠反应。在妊娠晚期患病时,妊高征的发生率高于非孕期。妊娠期同时并发妊高征与肝炎后果严重。由于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受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增高。

在妊娠早期患病,新生儿畸形发生率未见增加,但晚期患病,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已证实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者约5~7%,推测可能是经胎盘传播,如在妊娠后半期患病,胎儿及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约20~30%。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抗原为阴性,以后再转阳性而发病,可能是由于胎儿吸入产道的血液或胎儿受损伤的皮肤传入所致。因此妊娠期患病时间的不同,对胎儿的影响也各异。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妊娠期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特点是肝炎初期症状与妊娠期的反应类似,容易被病人及医生所忽视,待症状严重时才发现,往往影响预后。此外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也不能片面强调转氨酶升高的重要性,但妊娠出现肠胃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必须想到肝炎的可能,应详细询问病史,如密切接触、输血、注射史等,并做各项肝功能的测定,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

病毒性肝炎分黄疸型与无黄疸型两种。后者较为多见,约占80%,多有疲劳、厌食、肝区疼痛等,病程发展较缓慢。黄疸型肝炎在起病后一周左右出现黄疸,巩膜及皮肤黄染,血中胆红素增高,此症应与妊娠期肝脏胆汁郁积症鉴别。后者主诉轻或无主诉,除黄疸外常有皮肤瘙痒,转氨酶一般正常,化验检查血胆红素很少超过5mg%。黄疸性肝炎有时症状可突然加剧,于起病后7~10天,黄疸进行性加深、持续剧吐、高热头痛,特别严重者,起病急,黄疸可不重而发生低血糖等,表示肝实质的严重坏死,病人烦燥不安、谵妄而进入昏迷。这种妊娠期重型黄疸性肝炎又称为妊娠期急性黄色肝萎缩,死亡率极高。急性黄色肝萎缩应与妊娠脂肪肝相鉴别,脂肪肝是妊娠期突发的疾病,起病也急,转氨酶增高不明显,血胆红素高而尿胆红素阴性。黄疸、昏迷及脱水,最后出现肝肾综合症。两者严重程度与治疗方法基本相同,预后均差。正确鉴别是作肝活检,病毒性黄色肝萎缩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肝细胞的广泛性坏死,脂肪肝是肝小叶的弥漫性脂肪变性

四、妊娠及分娩的处理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若不积极治疗,容易发展为重型。因此凡确诊或疑为肝炎者,均应给积极治疗,包括充分休息及营养。妊娠早期是否作人工流产,意见尚不一致。妊娠中期及晚期病患者,均不宜终止妊娠。因此时任何药物或进行人工流产,都能增加肝脏的负担。注意及预防重度妊高征。晚期患病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均较大,故宜加强治疗及观察。注意及预防凝血功能障碍(DIC),分娩期配好新鲜血液,并用维生素K1以加强凝血功能,预防滞产,缩短第二产程,以减少体力消耗,预防产道损伤和产后出血。对重型肝炎要随时注意DIC的征象。注意血压和尿量,以防肝肾综合征。产褥期预防感染,应用对肝脏无损害的抗生素。新生儿留脐血作肝功能及抗原测定,阴性者仍可能发生病毒性肝炎,故每一个新生儿都必须隔离护理,并密切注意有无肝炎症状出现。不宜母乳喂养。母亲回奶时不宜用雌激素,以防损伤肝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产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产科学》书籍目录
  1.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妇产科学》
  2. 妊娠寒热或因暑气有不因伤暑而得之《女科百问》
  3. 妊娠合并贫血《妇产科学》
  4. 妊娠寒热候《诸病源候论》
  5.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产科学》
  6. 妊娠过年久不产候《诸病源候论》
  7. 妊娠合并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8. 妊娠鬼胎候《诸病源候论》
  9. 妊娠喉痛《中医词典》
  10. 妊娠鬼胎《产鉴》
  11. 妊娠候《诸病源候论》
  12. 妊娠寡欲《妇人规》
  13. 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方《妇人大全良方》
  14. 妊娠寡欲《景岳全书》
  15. 妊娠护胎法《中医词典》
  16. 妊娠各期的心理反应《医学心理学》
  17. 妊娠护胎法《竹林女科证治》
  1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妇产科学》
  19. 妊娠环跳穴痛《中医词典》
  2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百病自测》
  21. 妊娠患痘宜用方考《医方考》
  2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3. 妊娠患痘宜用方考《医方考》
  24. 妊娠感冒《回春录》
  25. 妊娠患痘宜用方考《医方考》
  26. 妊娠感寒咳嗽为子嗽《女科经纶》
  27. 妊娠患疟秘方《华佗神方》
  28. 妊娠腹痈《竹林女科证治》
  29. 妊娠患子淋候《诸病源候论》
  30. 妊娠腹痛胎痛《女科精要》
  31. 妊娠霍乱《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