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不协调

《妇产科学》书籍目录

临产后宫缩失去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称宫缩不协调。有以下两种:

宫体与子宫下段宫缩强度相等,甚至下段反较宫体为强,宫缩频率与强度亦不规则,阵缩间歇时子宫肌肉不放松,宫腔内压力较正常为高,称高张型宫缩不协调。由于宫缩失去极性,虽强度较大,但不能有效地促使宫颈扩张及胎儿下降。

由于子宫壁某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收缩,可出现局限性环形狭窄。此环可出现在子宫的任何部分,但较常发生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及宫颈外口,多围绕胎体的较小部分,如颈、腰或肢体等处,常发生于反复过度的局部刺激之后。阴道检查可扪到坚硬而无弹性的狭窄环、位置固定,其上下部分子宫肌肉不紧张,与子宫破裂先兆的病理性收缩环有本质区别。

一、原因

(一)产妇精神过于紧张。(二)催产素应用不当。(三)常见于枕后位,头盆不称羊水过少

二、临床表现

宫缩强,间歇短,在间歇期子宫张力较大,产妇感剧烈腹痛往往烦燥不安,进食很少,不能充分休息,多伴有肠胀气呕吐及尿潴留等。因子宫肌壁持续紧张,影响胎盘血循环,胎儿可发生宫内窒息,甚至因缺氧死亡。

三、处理

主要是调节宫缩,使其恢复节律性、极性及一致性。可给予较大量镇静剂,如肌注杜冷丁10mg和莨菪碱0.3mg。产妇经充分休息解除精神紧张后,宫缩多能逐渐恢复协调,产程得以顺利进展。如仍得不到纠正,同时胎儿有窘迫现象者,应考虑剖宫结束分娩。

高张型宫缩不协调如发生在应用催产素过程中,应立即停药,并注射镇静解痉剂,如杜冷丁及阿托品,必要时给乙醚吸入。

为了预防出现局限性狭窄环,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出现后,除给予杜冷丁(或吗啡)外,还可给乙醚或1‰肾上腺素0.15~0.3ml肌注或舌下含化三硝酸甘油等,待环松解后酌情结束分娩。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产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产科学》书籍目录
  1. 子宫收缩不协调《妇产科学》
  2. 子宫韧带《妇产科学》
  3. 子宫收缩乏力《手穴手纹诊治》
  4. 子宫破裂《妇产科学》
  5. 子宫收缩乏力《妇产科学》
  6. 子宫破裂《百病自测》
  7. 子宫收缩过强《妇产科学》
  8. 子宫破裂《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9. 子宫输卵管造影《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10. 子宫破裂《急诊医学》
  11. 子宫体癌《百病自测》
  12.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药理学》
  13. 子宫体癌《妇产科学》
  14.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药理学》
  15. 子宫脱出《外科大成》
  16.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组织学与胚胎学》
  17. 子宫脱出《竹林女科证治》
  18. 子宫内膜增生症《病理学》
  19. 子宫脱垂《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20. 子宫内膜增生不孕《古代房中秘方》
  21. 子宫脱垂《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22. 子宫内膜异位症《妇产科学》
  23. 子宫脱垂《百病自测》
  24.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学》
  25. 子宫脱垂《气功外气疗法》
  26. 子宫内膜异位症《百病自测》
  27. 子宫脱垂《老年百病防治》
  28. 子宫内膜异位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29. 子宫脱垂《自我调养巧治病》
  30. 子宫内膜异位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1. 子宫脱垂《中医词典》

《妇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