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外阴癌
外阴癌较少见,占女性恶性肿瘤的3~5%,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95%为鳞状细胞癌。
约半数的外阴癌有外阴白色病损史,但外阴白色病损(亦称外阴营养不良)发生癌变者不到5%,其中伴有无皮不典型增生者为癌前期。此外,外阴乳头状瘤、尖锐湿疣等亦可发生癌变。
外阴癌多位于大阴唇,小阴唇次之。少数可位于阴蒂、会阴及尿道。常为多源性。
病变初起时常伴外阴瘙痒,局部出现硬结,逐渐发展成肿块或形成质硬的溃疡(图153)。晚期癌常有继发感染、疼痛及血性恶臭的分泌物。癌可侵入尿道和阴道,易发生淋巴转移,首先到达腹股沟浅淋巴结和股淋巴结,可经腹股沟韧带下的股管淋巴结到达盆腔淋巴结,再向上可发生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图153 外阴癌
一、临床分期(FIGO 1971)
0 期 原位癌;
Ⅰ期 癌局限于外阴,直径≤2cm,腹股沟淋巴结无可疑转移;
Ⅱ期 癌局限于外阴,直径>2cm,腹股沟淋巴结无可疑转移;
Ⅲ期 癌超越外阴,腹股沟淋巴结无可疑转移,或癌仍局限于外阴但腹股沟淋巴结有可疑转移;
Ⅳ期 ⑴不论原发肿瘤大小,腹股沟淋巴结已有转移;
⑵侵犯膀胱、直肠、尿道或累及骨骼;
⑶远外或盆腔深部转移。
二、诊断
一般经活检即可确诊。病变不明显时,可用甲苯胺兰皮肤涂抹,2分钟后用1%醋酸洗去。在甲苯胺兰不脱色区作活检,准确性较高。必要时需作多次、多处活检,方能确诊。
三、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外阴皮肤对放疗耐受较差,应用较少。
(一)原位癌 可行局部切除或外阴切除术。近年趋向于局部切除,术前应用甲苯胺兰染色后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外阴皮肤,以明确病变范围。切除的标本应包括一圈正常皮肤,并应将切缘作冰冻切片,检查是否切净。亦可应用冷冻和CO2激光治疗。
(二)浸润癌 行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及双侧腹股沟和股淋巴结清扫。术中应将股管淋巴结作冰冻切片,如有转移,应进一步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病变较小的,可先切除腹股沟淋巴结,经冰冻切片检查无转移时,可将原发灶切除,包括其周围3cm的正常皮肤,切缘亦须作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其是否切净。

- 外阴癌《妇产科学》
- 外阴癌《百病自测》
- 外阴白斑《中医词典》
- 外阴癌《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外阴白斑(外阴白色病变)《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阴癌《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斑)《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外因腰痛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外阴白色病损(外阴营养不良)《妇产科学》
- 外因为病歌《医宗金鉴》
- 外阴汗腺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因为病歌《眼科心法要诀》
- 外阴溃疡《百病自测》
- 外因衄血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外阴乳头状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因脉《古今医鉴》
- 外阴瘙痒《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外因脉《寿世保元》
- 外阴瘙痒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外因咳嗽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外阴瘙痒症《老年百病防治》
- 外因经病《妇科心法要诀》
- 外阴瘙痒症《自我调养巧治病》
- 外因经病《医宗金鉴》
- 外阴色素痣《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因《明医指掌》
- 外阴损伤《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外因《明医指掌》
- 外阴血管瘤《临床激光治疗学》
- 外因《明医指掌》
- 外阴炎《百病自测》
《妇产科学》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第二章 女性骨盆
-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生理产科
- 第四章 正常妊娠
- 第一节 受精着床及胎儿发育
- 第二节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
- 第三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 第四节 妊娠诊断
- 第五节 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
- 第五章 正常分娩
- 病理产科
- 第六章 异常妊娠
- 第七章 常见妊娠合并症
- 第八章 异常分娩
- 第九章 分娩并发症
- 第十章 产褥感染
- 第十一章 胎儿及新生儿常见疾病
- 第十二章 围产医学
- 妇科
- 第十三章 妇科病史特点及妇科检查
- 第十四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 第十五章 月经病
- 第十六章 生殖系统肿瘤
- 第十七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 第十八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第十九章 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
- 第二十章 妇女保健
- 计划生育
- 第二十一章 避孕
- 第二十二章 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
- 第二十三章 输卵管结扎术
- 第二十四章 不孕症
- 第二十五章 遗传咨询
- 妇产科常用药物
- 第二十六章 性激素
- 第二十七章 子宫收缩剂
- 妇产科常见手术
- 第二十八章 产科手术
- 第二十九章 妇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