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气疏

《内经博议》书籍目录

十二经十五络经正六合五输六原四关十二经筋所谓经络者.直行为经.旁行为络.直行而通.统内外左右上下通行无滞.如江河之流.而为日夜五十营者.斯为经.其回行交络.互属脏所.不当道行者为络.灵枢曰.手之三阴.从腹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腹为阴之会.头为阳之腑.以阴接阴于腹.以阳接阳于头.三阴转而入阳.于手之指.三阳转而入阴.于足之指.此以阴入阳.以阳入阴.无所不到.所谓通行直行为经者也.乃其间有交络者.为支分者.则六阳经之自头.每各下入缺盆.内属以络五脏.而五脏之经.亦每各上行至喉至目系.至舌本.至巅顶.此为属正经之旁行.不当隧道之冲.即所以为络也.然而旁行之络.实交于身.而五脏六腑又有其专精盛气之所会.其会又各有所至.如公孙大包虚里期门等为经.别之五十络.此络之大且盛.未尝不如经.而以其旁行别出.不当隧道.故为经别.亦为络也.经正六合者.经正以脏腑.各有本经.地方自隧道通行外.其旁地分正自有余.其他更有交流分委.或自属本经.亦自与本经之表里阴阳相接.此自为表里之合.其合凡六.脏腑自会也.此合既不当隧道.特以本经地分壤地.相属而合.故非经别.乃经正也.由前十二经暨十五络.与各经之六相合.共二十七气.以通行周遍于一身.而凡回环之气.盛会之所.皆在斯矣.至于五输六原四关.从其手足正隧道扼要之处.盖十二经原皆起于手足之十指.此皆各脏腑专精之所起所淄所入也.于是各为井荥输经原合.脏五腑六以纪之.而总不出四关.以治脏腑之有疾.则所谓扼要者名关耳.大约经络脉络兼行二义.一以呼行三寸.吸行三寸.其流行日夜为五十营者.法以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为占.此候其流行者言也.其起发井荥输原者.以五脏六腑之地分为占.此与气口之寸关尺同占其病者.以卜无藏.此候其不流者言也.唯脉之精.是流者与不流者俱见.足以独守经隘.以占百病.固莫精于此矣.此外人有十二经筋者.筋布散于身.而为一身之维系.本皆属肺.以分维各经地分.故为十二经筋.属阳者于外而坚刚.其有病必以在外之风寒湿入之而成痹.故病各以脉序.属阴者于内而柔细.然布散枢要.常与经脉协议.故病或痰滞营阻.则亦能主颠痫螈 .与外筋不同.此筋病之大较也.张子和谓凡医必明经络根结始终.所环所会所交所过.而后知阴阳脏腑之出入虚实.不知此者.如面墙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内经博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内经博议》书籍目录
  1. 二十七气疏《内经博议》
  2. 二十七气《中医词典》
  3. 二十三难《难经》
  4. 二十七难《难经悬解》
  5. 二十三难《难经悬解》
  6. 二十七难《难经》
  7. 二十三四岁经证《竹林女科证治》
  8. 二十七脉名目《三指禅》
  9. 二十三蒸《中医词典》
  10. 二十七八岁经证《竹林女科证治》
  11.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2. 二十年痰喘两月解《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3.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图《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4. 二十年痰喘两月解《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5.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详细说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6. 二十难《难经悬解》
  17. 二十四难《难经》
  18. 二十难《难经》
  19. 二十四难《难经悬解》
  20. 二十六味牡丹煎丸《博济方》
  21.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类经图翼》
  22. 二十六难《难经悬解》
  23. 二十四水候《诸病源候论》
  24. 二十六难《难经》
  25. 二十四味流气饮《和剂》《医方考》
  26. 二十六脉主病《古今医统大全》
  27. 二十四味流气饮和苏合香丸《医方考》
  28. 二十九三十岁经证《竹林女科证治》
  29. 二十四味万灵丸《博济方》
  30. 二十九难《难经悬解》
  31. 二十四种脉体《医经国小》

《内经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