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病论
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上冲.作躁热咳吐.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腋.咽燥面翕然热如醉.下流阴股.小便难持.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寒气客脉不通.气因喘动.应手起关元.随腹直上.疝瘕遗溺胁肢满烦.女子绝孕.运气在上下左右.不可发汗与下.
冲脉病凡数条.散见诸篇.及仲景书.合而观之.冲脉既为十二经之海.而下为血海.又与督脉为十二经之道路.及与任脉阳明会于气冲.则举一身督任二脉皆冲也.要其主血海.是以为先天精气之主.能上灌诸阳.下渗诸阴.以至足.故其治常在血海.唯其阴阳调和.而精气充足.则阳和之精自升.运于一身之间.若稍有不调.即本根不茂.必逆而上僭.其为上僭有二.阴不足者火逆.火逆则咳吐躁热.上抢心眩仆.四肢如火.心烦恍惚狂痴.阳不足者寒逆.寒逆则少腹痛.中满暴胀.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而其脉之来也.若火逆则阴阳俱盛.两手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气逆则脉来中央实坚劲.至关尺寸俱牢.直上直下.证见胸中寒疝.大约皆冲之病.则见此等脉也.而仲景云.动气在左右上下.俱不可发汗与下.发汗与下.右则犯肺.于上则气躁而逆.故衄渴苦烦气喘.饮水即吐.于下则精竭而不止.故头眩咽燥.鼻干心悸.左则犯肝.于上则伤血.而引肝上逆.故头眩.筋惕肉 .难治.于下则伤气.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虽有热而欲卷.上则犯心.汗之则气上冲在心端.下之则掌握热烦汗泄.欲水自灌.盖汗下则心液泄.故如是也.下则犯肾.故汗之而寒起.且无汗大烦.骨节疼头痛.目眩恶寒.吐谷.太阳虚也.下之而气竭.上下两隔.则腹满卒起.头运清谷.心下痞坚.亦少阴气不足且厥也.所以然者.冲治血海.治在脐之左右上下.大约冲气不足.则阴精虚.阴精虚则阳气竭.其可发汗与下乎.然其气起少阴.发于厥阴.若三阴之开阖失职.则本源之真水真火两虚.而为患种种.必犯于冲.则又不止痿厥二证为冲之致然矣.

- 冲病论《内经博议》
- 冲《诸病主病诗》
- 冲道《中医词典》
- 冲《中医词典》
- 冲洞根《海药本草》
- 冲《经络全书》
- 冲洞根《证类本草》
- 瘛瘲抽搐证治《医宗金鉴》
- 冲风泪出《中医词典》
- 瘛瘲《中医名词词典》
- 冲风泪出歌《眼科心法要诀》
- 瘛疭《中医词典》
- 冲风泪出歌《医宗金鉴》
- 瘛脉《针灸学》
- 冲风泪出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
- 瘛坚《中医词典》
- 冲风泣下《中医词典》
- 瘛病《中医词典》
- 冲服《中医名词词典》
- 瘛《中医词典》
- 冲服《中医词典》
- 痸疭《中医词典》
- 冲服剂《中医名词词典》
- 敕赦人者《千金翼方》
- 冲服剂《中医词典》
- 赤浊秘方《华佗神方》
- 冲和膏《外科理例》
- 赤浊白浊门《张氏医通》
- 冲和灵宝汤《仁术便览》
- 赤浊白浊(白淫筋疝)《张氏医通》
- 冲和散《是斋百一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