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胃腑病论

《内经博议》书籍目录

头肿、喉痹、斑黄、狂乱、谵妄潮热.登高而呼.弃衣而走.骂詈不避亲疏.凡其在经在络在腑.无不以气实血热显症.此仲景所谓胃家实也.然亦有虚与寒者.则必以相火之虚.故胃怯而不支.为病洒洒振寒.善申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胀.此则阳明之虚.不可不察也.要之胃家为营卫之大主.五脏之宗主.其气腾而上盛.则脉倍见于人迎.其精充以下输.则脉涌盛于趺阳.仲景察病必先诊两夹喉动脉之人迎.及两足趺之冲阳.以知人之死生间甚.盖以足阳明及足少阴为先后天之根本故也.故胃虽与腑为阳明.胃土也.而当相火居止之地.其地为两阳合明.合明者.太阳少阳二部之地分.相合于此而明之也.凡三焦少阳胆之所游部.手心主胞络之所总督.皆与阳明为腐热水谷之用.故本经曰.阳明者午也.午为夏令之中气.而相火之本职.又三阳合之气也.其腑气旺.血多热盛.故能应夏令而主相火.凡心胞络之代心而主相火者.其建功致用.皆以阳明也.仲景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夫胃家之实.非谓大便之硬.与中下焦之燥.阳坚实.盖谓其腑为两阳合明之盛.得病必为气血两实之症耳.是以凡胃病之来.其病气无有不实.而其热甚则为狂.疟、湿淫、汗出、鼽衄、口唇胗.而其脉能大见于寸口.而立一阳藏于五阴之间.凡以此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内经博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内经博议》书籍目录
  1. 足阳明胃腑病论《内经博议》
  2. 足阳明疟《灵素节注类编》
  3. 足阳明胃及股.凡三十穴《经穴汇解》
  4. 足阳明疟《中医词典》
  5. 足阳明胃经《中医名词词典》
  6.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针灸甲乙经》
  7. 足阳明胃经《圣济总录》
  8. 足阳明脉《中医词典》
  9. 足阳明胃经《中医词典》
  10. 足阳明络脉《中医词典》
  11. 足阳明胃经《中医基础理论》
  12. 足阳明井:厉兑《针灸大成》
  13. 足阳明胃经《普济方·针灸》
  14. 足阳明经症治《伤寒括要》
  15. 足阳明胃经《脉诀汇辨》
  16. 足阳明经穴主治《针灸大成》
  17. 足阳明胃经《针灸神书》
  18. 足阳明经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19. 足阳明胃经《针灸神书》
  20. 足阳明经筋病候《中医词典》
  21. 足阳明胃经《针灸聚英》
  22. 足阳明经筋《中医词典》
  23. 足阳明胃经《子午流注针经》
  24. 足阳明经步穴歌《古今医统大全》
  25. 足阳明胃经(左右凡九十二穴)《经穴汇解》
  26. 足阳明经别《中医词典》
  27. 足阳明胃经(左右共九十穴)《经络汇编》
  28.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针灸甲乙经》
  29. 足阳明胃经(左右及股凡三十穴)《金针秘传》
  30. 足阳明标本《中医词典》
  31. 足阳明胃经病《中医词典》

《内经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