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论
经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夫神精之用.为人身之大主.精以养神.神藏于精.而以气行乎其间.惟其有以居之.有以藏之.而人道以立.此心肾所以为人之大主也.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广明者.心也.居心必于开广之地.清明之座.所以建极也.前之者.神君坐照向明接物也.然其用为火.火之体亢而不下.若以昭明为事.而无真精真气以养之济之.则必有自焚之患.此太冲之由.未有不能不为之后焉者也.太冲者、生气之所由来.起升之而不息者也.太冲之地.即为少阴.少阴肾之宅也.肾为先天之根.藏精之腑.天根之处.乃生气之原.其精内蕴.则其气上腾.故圣人首揭之.以此为养心存神之物.而特云后者.唯此可奉于前也.然则以精养神.真道自主于肾.而凡储精之处.以为养神者.抑又无所不备.不特太冲之下.脏为精海以汇之.而又于六阳华盖之上.以太冲之精.结为泥丸髓海.而为玄珠以覆之.又于任处地道之道.复有关元黄庭.孕结金水之气以蕴之.此正所谓君火之下.阴精承之者也.顾人之心为神之主.前后上下.既能积精以养神.而归于太冲所起之肾矣.又谓肾为蛰藏之本.惟甚吝啬.此何以言之.盖人之阴精.藏气于肾.而其精泉难充.最后成女子必二七.男子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者.非精非血.天乙之真气也.故其至也必久.养之而精血充.充则男子始泻.女子始月.至其盈数.女子不过七七.男子不过八八.故精难成而易亏.此肾所为蛰藏之官而吝啬也.若使肾家无主.不蛰不藏.命门水火两亡.则精衰而神耗.精已而神去矣.不特此也.肾之所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必五脏盛乃能泻.是肾主人身一盘五行之全局.而合之以为精者也.故五脏若有一衰.则肾精即已不茂.盖肾精所以养神而藏气.实以化精.故曰精食气.气归精也.

- 心肾论《内经博议》
- 心肾论《理虚元鉴》
- 心肾相交《中医名词词典》
- 心肾不交证《临证实验录》
- 心肾相交《中医词典》
- 心肾不交与劳嗽总论《理虚元鉴》
- 心肾虚劳吐血《轩岐救正论》
- 心肾不交论《理虚元鉴》
- 心生神明《中医名词词典》
- 心肾不交《中医词典》
- 心实《圣济总录》
- 心肾不交《傅青主男科》
- 心实《中医词典》
- 心肾不交《中医名词词典》
- 心实《小儿药证直诀》
- 心神惊悸《医学心悟》
- 心实《药症忌宜》
- 心神不足肺经有痰《孙文垣医案》
- 心实热《中医词典》
- 心神不安《疫疹一得》
- 心实热《备急千金要方》
- 心神《医学见能》
- 心实热方三首《外台秘要》
- 心神《奇症汇》
- 心实热证《中医词典》
- 心身交互作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心实证《中医词典》
- 心身疾病防制《预防医学》
- 心室壁张力《急诊医学》
- 心身疾病的特点《预防医学》
- 心室颤动《默克家庭诊疗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