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相二火论
火于八卦居一.于六气司天独居二.人之脏腑亦二.盖天之帝人之心.皆以照临为德.其居神之物.有火象焉.此所谓君火也.是故在天之君火.本不以火用.特以明乎帝德.故主十二辰而首出之.在人之君火.亦非以火用.特以建极广明.故主十二官而临照之.初非以灼燔为令也.经曰.君火以明.明者.明其为照也.天之君火.临于卯.位于午.而于司火不无热人者.以午在夏.正令自热也.人之君火.正于广明.广明之地膻中也.膻中为神明喜乐之官.清明广大之地.为生之本.营之居.唯无精以养.则或有神飞而自焚之患.否则.清静宁谧.何 爆之有.而君火之不用.从可知矣.相火者、在天则生巳午.其官为火.正奉行天职以立暑令.不得同于君火.故谓之相火.相火虽烈.实为万物盛长之气.若无相火.是在天之六化废其长令也.于人亦然.心胞代君行事.在三焦之中.处两阳合明之地.以应天之夏令.而主腐熟水谷.经曰.阳明者.午也.盖以阳明当相火夏令.不言心胞.而心胞在其中.今言心胞.而不言胃.以胃归土也.而相火之义.亦从可识矣.盖人之相火.起少阳胆.游行三焦.督署于心胞.为阳明胃腐熟水谷之功.是火之能相在少阳耳.先辈丹溪诸公.倡言厥阳五志之火为五火.而无其名.遂以龙雷之阴火为相火.而起其说.承讹至今.至赵献可又为相火说.喻如鳌山之灯.人物跳掷.皆赖中心之火.而大七节之旁.中为小心.为火之主.而十二官以听命焉.不知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者.非当肾之命门.乃心俞之出背.不可针灸.故内经提出以戒学人.非谓相火也.且鳌山之火.本以出风.故必取之于焰.以转其轮.若据此为论.非惟不知相火.并亦不知真火矣.昙氏曰.性火真空.性空真火.阴符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盖阳燧真形.即在阴阳奠宅之中.而此火又在君相有形之外.于人则隐胎坎水.朕兆风木.是谓龙雷.无事则不现.而亦不用.故水濡木柔.虽激之而不起.唯水涸木枯.气逆血沸.则势遂焚巢燎原而不可止.此火若起.是犹反君灭相.岂君相治平之火哉.缘此火不起于子半.不循行于少阳胆.猝犯之而猝起.正所谓火生于木.祸发必克者也.相火云乎哉.

- 君相二火论《内经博议》
- 君迁子《证类本草》
- 君相二火须知《竹林女科证治》
- 君迁子《海药本草》
- 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读医随笔》
- 君火相火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君主之官《中医词典》
- 君火相火论《医学源流论》
- 钧肠丸《冯氏锦囊秘录》
- 君火相火论《景岳全书》
- 菌《千金翼方》
- 君火相火辨《研经言》
- 菌《本草经集注》
- 君火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菌《新修本草》
- 君火《明医指掌》
- 菌《医学入门》
- 君火《中医词典》
- 菌《名医别录》
- 君火《中医名词词典》
- 菌桂《神农本草经》
-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原机启微》
- 菌桂《千金翼方》
-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叶选医衡》
- 菌桂《本草经集注》
- 君臣佐使逆从反正说《审视瑶函》
- 菌桂《新修本草》
- 君臣佐使法《脾胃论》
- 菌桂《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君臣佐使法《卫生宝鉴》
- 菌桂《证类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