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原

《内经博议》书籍目录

人身阴阳元气.皆起于下.故内经以广明之后.即为太冲.太冲之地.属之少阴.少阴之前.乃为厥阴.其部为血海.常与太冲腾精气.而上灌渗阴阳.斯则人之元气精气.皆起于下也.而由下而起.则分三道而上.其阳者.从少阴之后.行太阳夹脊之中道.以总统诸阳.其名为督.其阴者.由前阴地道.而上行阳明之表中.以总统诸阴.其名为任.而中央一道.则脉起血海.腾精气而上积于胸中.为宗气以司呼吸.其名为冲.是气则与阳明胃气俱住中州.亦与营俱行十二经者也.盖尝考之督脉起胞中.上巅历百会神庭.任脉起中极之下胞中.循关元历承浆.上与督脉会.冲脉起胞中.上行伏脐.会于咽喉.三脉同起于下极.一源而三歧.故圣人不曰冲督任.而总名曰太冲.是太冲者、以一身之精气上升言之.不独为血海言之也.中外之间.横者为带脉.带脉横于季胁.统于章门五枢.总束诸脉.使上下有常.而要约营束之.毋令懒散.其脉如人束带而前垂.亦精气关锁也.此处为膂.人之全力出焉.膂力不衰.殆为此也.二维者.维持维系之义.人身阳脉统于督.阴脉统于任矣.而诸阳诸阴之散见而会.又有所必维系而持之.故有阴维以维于诸阴.阳维以维于诸阳.然而能为维者.必从阴阳之根柢.具盛气之发.而后能维.阳维从少阴至太阳.发足太阳之金门.而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阴维从少阴斜至厥阴.发足少阴之筑宾.至顶前而终.少阴少阳.为阴阳根柢之气.维于阳者.必从少阴以起之.是阴为阳根也.维于阴者.必从少阳而起之.是阳为阴致也.故二脉又为营气之纲领焉.两跷脉者.跷以矫举为义.其脉之剽悍同于卫气.而皆上于目.然有孔道与卫不同.其脉则阴出阳而交于足太阳.阳入阴而交于足少阴.其气其行.每从阴阳根柢和合.以为矫举而上荣.大会于目.故目之瞑开皆宜.其曰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者.入阴则荣脏.入阳则荣腑也.男女脉当其数者.男子阳用事.其跷在阳.故男子数断其阳.女子阴用事.其跷在阴.故女子数断其阴.总之八脉唯带脉横束手膂.而七脉皆自下柱而上.虽有孔道宗众会.然当起于太阳少阴.则皆所谓太冲之义也.故圣人止言太冲.而不及督任维跷.盖有分之而不分者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内经博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内经博议》书籍目录
  1. 奇经八脉原《内经博议》
  2. 奇经八脉为病《古今医统大全》
  3. 奇经八脉周身交会歌《针灸大全》
  4. 奇经八脉论《普济方·针灸》
  5. 奇经八脉总歌《医宗金鉴》
  6. 奇经八脉歌(医经小学)《针灸大成》
  7. 奇经八脉总歌《金针秘传》
  8. 奇经八脉歌《针灸聚英》
  9. 奇经八脉总歌《刺灸心法要诀》
  10. 奇经八脉的概念和生理特点《中医基础理论》
  11. 奇经八脉总论《经络汇编》
  12. 奇经八脉大旨《叶选医衡》
  13. 奇经八脉总说《奇经八脉考》
  14. 奇经八脉病证《中医诊断学》
  15. 奇经八脉总说《金针秘传》
  16. 奇经八脉病机《中医基础理论》
  17. 奇经病《针灸素难要旨》
  18. 奇经八脉病《针灸素难要旨》
  19. 奇经部次《四圣心源》
  20. 奇经八脉:阴维脉《针灸学》
  21. 奇经部次《医学摘粹》
  22. 奇经八脉:阴跷脉《针灸学》
  23. 奇经冲脉《古今医统大全》
  24. 奇经八脉:阳维脉《针灸学》
  25. 奇经带脉《古今医统大全》
  26. 奇经八脉:阳跷脉《针灸学》
  27. 奇经督任图、奇经各穴《针灸易学》
  28. 奇经八脉:任脉(共24穴)《针灸学》
  29. 奇经客邪之病《审视瑶函》
  30. 奇经八脉:督脉(共28穴)《针灸学》
  31. 奇经客邪之病《原机启微》

《内经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