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胆论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书籍目录

小儿有身体肌肤面目悉黄者.此黄病也.因将息过度.饮食伤饱.脾胃受热.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脾胃象土.其色黄.候肌肉.故为是病也.慎不可灸.灸则热转甚矣.若身体痛.背膊强.大小便涩.腹胀满.一身尽黄.及目睛爪甲皆黄.小便如屋尘色.着物皆黄.此疸病也.若发渴小便涩.腹满脉沉细.为难治也.黄病者稍轻.疸病者极重.又有自生下.面身深黄者.此胎疸也.因母藏气有热.熏蒸于胎故也.经言诸疸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身微黄者.胃热也.若但面黄腹大.渴而食泥土者.脾疳也.此二项各在本病具之外.黄病疸病.叙方于后.

三黄散

治黄病.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黄芩(半两) 黄连(去须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食后时时服.

子芩散

治如前.黄芩 栝蒌根 茯神(去心内木各一两) 甘草(炙) 胡黄连(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韭根汁

治如前.杵韭根.取汁.滴儿鼻中.大豆许.

丁香散

治黄病遍身如金色.六月六日收瓜蒂四十九个.丁香四十九个.入干锅子内.火烧烟尽.取出放冷.研细末.每用半字吹鼻中.及揩牙.

蔓青子汁

治如前.以蔓青子汁.水和服之.半钱或一钱.亦治疸病.

猪苓通草散

治黄病透明黄肿.木猪苓去黑皮.通草涂蜜炙干.各等分.为细末.更入研细麝香土地龙末各少许拌匀.每服半钱或一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神效.

栝蒌根汁

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肤悉黄.以生栝蒌根杵取汁三合.蜜一大匙.暖熔相和.量儿大小服之.不拘时候.

双连丸

治诸疸病.川黄连去须一两.胡黄连一两.为细末.用黄瓜一枚.切蒂头留作盖子.去穣.入药末在瓜中.却以盖子盖定.用面裹.慢火煨令面熟焦.去面.杵烂成剂.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温米饮下.量大小加减.不拘时候.

茅煎汤

治黄胆病.柴胡去苗.净洗焙干一两.甘草一分.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白茅根少许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螺肉酒

治如前.取田螺肉一二十个.作KT 剁酒服之.

乳汁

治婴小热黄胎疸.取驴乳汁.少少与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书籍目录
  1. 黄胆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 黄胆解《儿科萃精》
  3. 黄胆论《卫生宝鉴》
  4. 黄胆简便方《幼幼集成》
  5. 黄胆论《症因脉治》
  6. 黄胆兼外感《医学衷中参西录》
  7. 黄胆论(附黄病)《婴童类萃》
  8. 黄胆兼目疾论《银海指南》
  9. 黄胆论治《类证治裁》
  10. 黄胆候《诸病源候论》
  11. 黄胆脉案《类证治裁》
  12. 黄胆黑疸说《研经言》
  13. 黄胆脉候《类证治裁》
  14. 黄胆黑疸《读医随笔》
  15. 黄胆门《王旭高临证医案》
  16. 黄胆方十三首《外台秘要》
  17. 黄胆门《幼科指南》
  18. 黄胆方《仁术便览》
  19. 黄胆门(附黄肿 附黄汗)《丹台玉案》
  20. 黄胆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21. 黄胆门(幼幼汇集 中)《古今医统大全》
  22. 黄胆部《本草易读》
  23. 黄胆秘方《华佗神方》
  24. 黄胆病脉证治《高注金匮要略》
  25. 黄胆尿赤《奇效简便良方》
  26. 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27. 黄胆尿赤《回生集》
  28. 黄胆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29. 黄胆取黄法屡试屡验《回生集》
  30. 黄胆病脉证并治《金匮玉函经二注》
  31. 黄胆痧《痧胀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