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建《十产论》第二

《妇人大全良方》书籍目录

凡人生产,先知此十产证候,则生产之妇永无伤损性命。生产之间,性命最重。幸而孩子易生,人不知福,万一有少艰难,则须臾之间,子母之命悬于丝发,但世人所患者,惟看生产。收生之人,少有精良妙手,缘此而多有倾性命。余因伤痛其事,不为无补。(外有盘肠产,仆添方法在后)

一曰正产∶正产者,盖妇人怀胎十月满足,阴阳气足,忽然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疼痛极甚,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迸,继之浆破血下,儿子遂生,此名正产。

二曰伤产∶伤产者,盖妇人怀胎,忽有七月、八月而产;忽至九月、十月而产;忽有经一年、二年,乃至四年、五年而后产者。今独以十月满足为正产。盖一人之生,阴注阳定,各有时日,不可改移。今有未产一月以前,忽然脐腹疼痛,有如欲产,仍却无事,是名试月,非正产也。但一切产母,未有前面正产证候,即不可令人抱腰,产母亦不可妄乱用力。盖欲产之妇,脐腹疼痛,儿身未顺,收生之人,却教产母虚乱用力,儿身才方转动,却被产母用力一逼,遂使儿子错路,忽横忽倒,不能正生,皆缘产母未当用力之所致也。凡产母用力,须待儿子顺身,临逼门户,方始用力一送,令儿下生,此方是产母之用力当也。若未有正产之候而用力伤早,并妄服药饵,令儿下生,譬如揠苗而助之长,非独无益,而又害之,此名伤产。

三曰催产∶催产者,言妇人欲产,浆破血下,脐腹作阵疼痛,其痛极甚,腰重、谷道挺迸,已见是正产之候,但儿却未生,即可服药以催之。忽有经及数日,产母困苦,已分明见得是正产之候,但儿子难生,亦可服药以助产母之正气,令儿速得下生,此名催生。

四曰冻产∶冻产者,盖言三冬之月,天气寒冷,产母经血得冷,则凝结而不散。因其血之不散,以至儿子不能生下。此之一弊,为害最深,然世人不知觉。若冬月,产妇下部不可脱去绵衣,并不坐卧寒冷之处,当满房着火,令遍房常有暖气,常令产母背身向火,令脐下、腿膝间常有暖气。若背上、心前少闻寒冷,须是暖炙绵衣以包之为贵,其血得热则流散,使儿子易生,此名冻产。若春秋之间,天地少有阴湿寒冷之气,亦可就房中以微炭火暖之为妙。

五曰热产∶热产者,盖言盛暑之月,欲产之妇当要其温凉得所,不可因热恣意取凉,反有伤损胎气。又生产之处,不可多着人数,切恐人多,热气逼袭产母。盖人之血气,得热则散,热过则损。今当夏暑炎热之盛,而产母气虚,人气一逼,则其血沸溢,而血得热则上蒸,能令产母发热头痛,面赤昏昏如醉,乃至不知人事。世有名血晕者,缘此而成也,此名热产。若值夏月,少有清凉之气,阴雨之变。产母亦不可任意取凉,恐生大病。

六曰横产∶横产者,盖儿子下生,先露其手,忽先露其臀,此因未当用力而产母用力之过也。脐腹疼痛,儿身未顺,则是产母用力一逼,遂致身横而不能生下。不幸而有此证候,当令产母安然仰卧,令看生之人推而入去。凡推儿之法,先推其儿身,令直上,渐渐通手以中指摩其肩,推其上而正之,渐引指攀其耳而正之。须是产母仰卧,然后推儿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门路皆顺,煎催生药一盏,令产母吃了,方可令产母用力,令儿下生,此名横产。倘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据用此法,恐恣其愚,以伤人命。

七曰倒产∶倒产者,盖因其母胎气不足,关键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儿子不能回转顺生,便只直下先露其足也。治之之法,当令产母于床上仰卧,令看生之人推其足,入去分毫。不得令产母用力,亦不得惊恐,候儿自顺。若经久不生,却令看生之人轻轻用手内入门中,推其足,令就一畔直上,令儿头一畔渐渐顺下,直待儿子身转,门路正当,然后煎催生药,令产母服一盏后,方始用力一送,令儿生下,此名倒产。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据用此法,恐恣其愚,以伤人命。

八曰偏产∶偏产者,盖因儿子回转,其身未顺,生路未正,却被产母用力一逼,致令儿头偏拄左腿,忽偏拄右腿,致令儿虽近人门而不能生下。但云儿已露顶,然不知儿之所露即非顶也,忽左额角、忽右额角而已。谓儿头偏拄一畔,以此不能生。收之之法,当令产母于床上仰卧,令看生之人轻轻推儿近上,以手正其头,令儿头顶端正向人门,然后令产母用力一送,即使儿子生下。若是小儿头之后骨偏拄谷道,即令儿却只露额,当令看生之人,以一件绵衣炙令温暖用裹手,急于谷道外旁轻轻推儿头令正,即便令产母用力送儿生也,此名偏产。凡于谷道外旁推儿头正,须推其上而正之,仍是小用轻力推些上,儿而正之也。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据用此法,恐恣其愚,以伤人命。

九曰碍产∶碍产者,盖言儿身已顺,门路俱正,儿子已露正顶而不能生下。盖因儿身回转,肚带攀其肩,以此露正顶而不能生,此名碍产。收之之法,当令产母于床上仰卧,令看生之人轻轻推儿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儿肩下其肚带也。仍须候儿身正顺,方令产母用力一送,使儿子下生,此名碍产。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据用此法,恐恣其愚,以伤人命。

十曰坐产∶坐产者,盖言儿子之欲生,当从高处牢系一条手巾,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坐身,令儿生下,非令产母临生儿时坐着一物,此名坐产。若是产母儿将欲生,却令坐着一物,即抵着儿路,不能生也。

十一曰盘肠产∶(续添)

赵都运恭人,每临产则子肠先出,然后产子。产子之后,其肠不收,甚以为苦,名曰盘肠产。医不能疗。偶在建昌,得一坐婆施之一法而收之。其法遇产后子肠不收之时,以醋半盏,新汲冷水七分,碗调停, 产妇面,每 一缩,三 收尽。此良法也,后学不可不知。

治推肠生方,又名盘肠产。

上以半夏为末,搐鼻中则肠上矣。

又方∶以大纸捻,以麻油润了,点灯吹灭以烟熏产妇鼻中,肠即上矣。

又方∶以蓖麻子十四粒,去壳、研如膏,贴产妇头顶中心,肠即上,即拭去。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妇人大全良方》书籍目录
  1. 杨子建《十产论》《妇人大全良方》
  2. 杨州存济堂药局膏药方《发背对口治诀论》
  3. 杨子建十产论《济阴纲目》
  4. 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化《思考中医》
  5. 《千金翼方》
  6. 杨云峰《中医词典》
  7. 《中医词典》
  8. 杨元禧《中医词典》
  9. 疡风《圣济总录》
  10. 杨毓斌《中医词典》
  11. 疡风《外科心法要诀》
  12. 杨玉干《中医词典》
  13. 疡风《外科证治全书》
  14. 杨用道《中医词典》
  15. 疡风方一十五首《外台秘要》
  16. 杨耀祖《中医词典》
  17. 疡风门主论《疡医大全》
  18. 杨颜齐《中医词典》
  19. 疡风秘方《华佗神方》
  20. 杨璇(1706-1795年)《中医词典》
  21. 疡疯《外科大成》
  22. 杨玄亮《中医词典》
  23. 疡候《诸病源候论》
  24. 杨玄操《中医词典》
  25. 疡科论《医学源流论》
  26. 杨序《重庆堂随笔》
  27. 疡科调治心法略义《疡科心得集》
  28. 杨小谷《中医词典》
  29. 疡医《中医名词词典》
  30. 杨熙龄(?-1919年)《中医词典》
  31. 疡医《中医词典》

《妇人大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