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建《十产论》第二
凡人生产,先知此十产证候,则生产之妇永无伤损性命。生产之间,性命最重。幸而孩子易生,人不知福,万一有少艰难,则须臾之间,子母之命悬于丝发,但世人所患者,惟看生产。收生之人,少有精良妙手,缘此而多有倾性命。余因伤痛其事,不为无补。(外有盘肠产,仆添方法在后)
一曰正产∶正产者,盖妇人怀胎十月满足,阴阳气足,忽然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疼痛极甚,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迸,继之浆破血下,儿子遂生,此名正产。
二曰伤产∶伤产者,盖妇人怀胎,忽有七月、八月而产;忽至九月、十月而产;忽有经一年、二年,乃至四年、五年而后产者。今独以十月满足为正产。盖一人之生,阴注阳定,各有时日,不可改移。今有未产一月以前,忽然脐腹疼痛,有如欲产,仍却无事,是名试月,非正产也。但一切产母,未有前面正产证候,即不可令人抱腰,产母亦不可妄乱用力。盖欲产之妇,脐腹疼痛,儿身未顺,收生之人,却教产母虚乱用力,儿身才方转动,却被产母用力一逼,遂使儿子错路,忽横忽倒,不能正生,皆缘产母未当用力之所致也。凡产母用力,须待儿子顺身,临逼门户,方始用力一送,令儿下生,此方是产母之用力当也。若未有正产之候而用力伤早,并妄服药饵,令儿下生,譬如揠苗而助之长,非独无益,而又害之,此名伤产。
三曰催产∶催产者,言妇人欲产,浆破血下,脐腹作阵疼痛,其痛极甚,腰重、谷道挺迸,已见是正产之候,但儿却未生,即可服药以催之。忽有经及数日,产母困苦,已分明见得是正产之候,但儿子难生,亦可服药以助产母之正气,令儿速得下生,此名催生。
四曰冻产∶冻产者,盖言三冬之月,天气寒冷,产母经血得冷,则凝结而不散。因其血之不散,以至儿子不能生下。此之一弊,为害最深,然世人不知觉。若冬月,产妇下部不可脱去绵衣,并不坐卧寒冷之处,当满房着火,令遍房常有暖气,常令产母背身向火,令脐下、腿膝间常有暖气。若背上、心前少闻寒冷,须是暖炙绵衣以包之为贵,其血得热则流散,使儿子易生,此名冻产。若春秋之间,天地少有阴湿寒冷之气,亦可就房中以微炭火暖之为妙。
五曰热产∶热产者,盖言盛暑之月,欲产之妇当要其温凉得所,不可因热恣意取凉,反有伤损胎气。又生产之处,不可多着人数,切恐人多,热气逼袭产母。盖人之血气,得热则散,热过则损。今当夏暑炎热之盛,而产母气虚,人气一逼,则其血沸溢,而血得热则上蒸,能令产母发热头痛,面赤昏昏如醉,乃至不知人事。世有名血晕者,缘此而成也,此名热产。若值夏月,少有清凉之气,阴雨之变。产母亦不可任意取凉,恐生大病。
六曰横产∶横产者,盖儿子下生,先露其手,忽先露其臀,此因未当用力而产母用力之过也。脐腹疼痛,儿身未顺,则是产母用力一逼,遂致身横而不能生下。不幸而有此证候,当令产母安然仰卧,令看生之人推而入去。凡推儿之法,先推其儿身,令直上,渐渐通手以中指摩其肩,推其上而正之,渐引指攀其耳而正之。须是产母仰卧,然后推儿直上,徐徐正之,候其身正、门路皆顺,煎催生药一盏,令产母吃了,方可令产母用力,令儿下生,此名横产。倘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据用此法,恐恣其愚,以伤人命。
七曰倒产∶倒产者,盖因其母胎气不足,关键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儿子不能回转顺生,便只直下先露其足也。治之之法,当令产母于床上仰卧,令看生之人推其足,入去分毫。不得令产母用力,亦不得惊恐,候儿自顺。若经久不生,却令看生之人轻轻用手内入门中,推其足,令就一畔直上,令儿头一畔渐渐顺下,直待儿子身转,门路正当,然后煎催生药,令产母服一盏后,方始用力一送,令儿生下,此名倒产。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据用此法,恐恣其愚,以伤人命。
八曰偏产∶偏产者,盖因儿子回转,其身未顺,生路未正,却被产母用力一逼,致令儿头偏拄左腿,忽偏拄右腿,致令儿虽近人门而不能生下。但云儿已露顶,然不知儿之所露即非顶也,忽左额角、忽右额角而已。谓儿头偏拄一畔,以此不能生。收之之法,当令产母于床上仰卧,令看生之人轻轻推儿近上,以手正其头,令儿头顶端正向人门,然后令产母用力一送,即使儿子生下。若是小儿头之后骨偏拄谷道,即令儿却只露额,当令看生之人,以一件绵衣炙令温暖用裹手,急于谷道外旁轻轻推儿头令正,即便令产母用力送儿生也,此名偏产。凡于谷道外旁推儿头正,须推其上而正之,仍是小用轻力推些上,儿而正之也。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据用此法,恐恣其愚,以伤人命。
九曰碍产∶碍产者,盖言儿身已顺,门路俱正,儿子已露正顶而不能生下。盖因儿身回转,肚带攀其肩,以此露正顶而不能生,此名碍产。收之之法,当令产母于床上仰卧,令看生之人轻轻推儿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儿肩下其肚带也。仍须候儿身正顺,方令产母用力一送,使儿子下生,此名碍产。若看生之人非精良妙手,不可根据用此法,恐恣其愚,以伤人命。
十曰坐产∶坐产者,盖言儿子之欲生,当从高处牢系一条手巾,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足坐身,令儿生下,非令产母临生儿时坐着一物,此名坐产。若是产母儿将欲生,却令坐着一物,即抵着儿路,不能生也。
十一曰盘肠产∶(续添)
赵都运恭人,每临产则子肠先出,然后产子。产子之后,其肠不收,甚以为苦,名曰盘肠产。医不能疗。偶在建昌,得一坐婆施之一法而收之。其法遇产后子肠不收之时,以醋半盏,新汲冷水七分,碗调停, 产妇面,每 一缩,三 收尽。此良法也,后学不可不知。
治推肠生方,又名盘肠产。
上以半夏为末,搐鼻中则肠上矣。
又方∶以大纸捻,以麻油润了,点灯吹灭以烟熏产妇鼻中,肠即上矣。
又方∶以蓖麻子十四粒,去壳、研如膏,贴产妇头顶中心,肠即上,即拭去。

- 杨子建《十产论》《妇人大全良方》
- 杨州存济堂药局膏药方《发背对口治诀论》
- 杨子建十产论《济阴纲目》
- 杨振宁教授所认识的中国文化《思考中医》
- 疡《千金翼方》
- 杨云峰《中医词典》
- 疡《中医词典》
- 杨元禧《中医词典》
- 疡风《圣济总录》
- 杨毓斌《中医词典》
- 疡风《外科心法要诀》
- 杨玉干《中医词典》
- 疡风《外科证治全书》
- 杨用道《中医词典》
- 疡风方一十五首《外台秘要》
- 杨耀祖《中医词典》
- 疡风门主论《疡医大全》
- 杨颜齐《中医词典》
- 疡风秘方《华佗神方》
- 杨璇(1706-1795年)《中医词典》
- 疡疯《外科大成》
- 杨玄亮《中医词典》
- 疡候《诸病源候论》
- 杨玄操《中医词典》
- 疡科论《医学源流论》
- 杨序《重庆堂随笔》
- 疡科调治心法略义《疡科心得集》
- 杨小谷《中医词典》
- 疡医《中医名词词典》
- 杨熙龄(?-1919年)《中医词典》
- 疡医《中医词典》
《妇人大全良方》
- 作者:陈自明 朝代:南宋·嘉熙元年 年份:公元1237年
- 《妇人良方》序
- 识别修制药物法度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妇人中风方论第一
- 妇人中风角弓反张口噤方论第二
- 妇人中风口噤方论第三
- 妇人中风不语方论第四
- 妇人风痹手足不随方论第五
- 妇人中风自汗方论第六
- 妇人臂痛方论第七
- 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
- 妇人偏风口方论第九
- 妇人血风心神惊悸方论第十
- 妇人风邪颠狂方论第十二
- 妇人飞尸血厥方论第十三
- 卷之四
- 妇人血风身体骨节疼痛方论第一
- 妇人血风白虎历节走疰方论第二
- 妇人血风瘾疹瘙痒方论第三
- 妇人虚风头目眩晕及心眩方论第四
- 妇人血风头痛方论第五
- 妇人项筋强痛方论第六
- 妇人腰痛方论第七
- 妇人腰脚痛方论第八
- 妇人香港脚方论第九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妇人热劳方论第一
- 妇人客热方论第二
- 妇人寒热方论第三
- 寡妇寒热如疟方论第四
- 妇人恶寒方论第五
- 妇人血风烦闷方论第六
- 妇人血风攻脾不能食方论第七
- 妇人梦与鬼交方论第八
- 妇人伤寒伤风方论第九
- 妇人热入血室方论第十
- 妇人咳嗽方论第十一
- 妇人咳嗽用温药方论第十二
- 妇人劳嗽方论第十三
- 妇人喘满方论第十四
- 妇人风痰方论第十五
- 妇人心胸嘈杂方论第十六
- 卷之七
- 妇人呕吐方论第一
- 妇人霍乱方论第二
- 妇人鼻衄方论第五
- 妇人吐血方论第六
- 妇人癖诸气方论第七
- 妇人疝瘕方论第八
- 妇人八瘕方论第九
- 妇人腹中瘀血方论第十
- 妇人症痞方论第十一
- 妇人食症方论第十二
- 妇人积年血症块方论第十三
- 妇人血气心痛方论第十四
- 妇人血气心腹疼痛方论第十五
- 妇人血气小腹疼痛方论第十六
- 妇人两胁胀痛方论第十七
- 妇人心腹胀满方论第十八
- 卷之八
- 妇人淋沥小便不通方论第一
- 妇人脬转不得小便方论第二
- 妇人小便数方论第三
- 妇人遗尿失禁方论第四
- 妇人小便出血方论第五
- 妇人大便不通方论第六
- 妇人风入肠间或秘或利方论第七
- 妇人泄泻方论第八
- 妇人协热下利方论第九
- 妇人滞下方论第十
- 妇人痢后呕哕方论第十一
- 妇人大便下血方论第十二
- 妇人痔方论第十三
- 妇人脱肛候方论第十四
- 妇人阴肿方论第十五
- 妇人阴痒方论第十六
- 妇人阴冷方论第十七
- 妇人阴挺出下脱方论第十八
- 妇人阴中生疮方第十九
- 女人伤丈夫头痛方第二十
- 女人交接辄血出痛方第二十一
- 女人交接他物伤方第二十二
- 小户嫁痛方第二十三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妊娠泄泻方论第一
- 妊娠下痢赤白及黄水方论第二
- 妊娠大小便不通方论第三
- 妊娠小便不通方论第四
- 妊娠子淋方论第五
- 妊娠尿血方论第七
- 妊娠胎水肿满方论第八
- 妊娠腹内钟鸣方第九
- 龚颜德孕痈方第十
- 妊娠不语论第十一
- 妊娠伤食方论第十二
- 妊娠脏躁悲伤方论第十三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产后乍见鬼神方论第一
- 产后脏虚心神惊悸方论第二
- 产后心惊中风方论第三
- 产后中风恍惚方论第四
- 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方论第五
- 产后虚汗不止方论第六
- 产后冒闷汗出不识人方论第七
- 产后汗出多而变方论第八
- 中风口噤角弓反张方论附
- 产后中风方论第九
- 郭稽中产后中风方论
- 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方论第十
- 产后热闷气上转为香港脚方论第十一
- 卷之二十
- 产后遍身疼痛方论第一
- 产后腰痛方论第二
- 产后恶露不绝方论第三
- 产后恶露不下方论第四
- 产后余血上抢心痛方论第五
- 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方论第六
- 产后儿枕心腹刺痛方论第七
- 产后小腹疼痛方论第八
- 产后寒疝方第九
- 产后两胁胀满气痛方论第十
- 产后积聚症块方论第十一
- 产后血瘕方论第十二
- 产后余血奔心烦闷方论第十三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产后伤寒方论第一
- 产后头痛方论第二
- 产后咳嗽方论第三
- 产后喉中气急喘促方论第四
- 产后口鼻黑气起及鼻衄方论第五
- 产后咳噫方论第六
- 产后血崩方论第七
- 产后月水不调方论第八
- 产后月水不通方论第九
- 产后四肢浮肿方论第十
- 产后腹痛及泻利方论第十一
- 产后赤白痢疾及虚羸气痢方论第十二
- 卷之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