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络次序

《中风论》书籍目录

(此宗气领营血所行也,营行脉中)

经脉发源在左乳旁下,以手按之有动脉者是也。《素问》名为胃之大络虚里穴,《灵枢》名为脾之大络大包穴。盖脉本营血,乃水谷所主,故以脾胃互称。此只一穴,在左乳旁下,若右乳旁下则无有,不论男女,人人皆然。此等要紧之穴,《内经》言之甚清,验之此身亦甚明,乃诸家竟不知此为何事,可为浩叹(虚里出浏腋下三寸,大包在腹下六寸)。

第一,手太阴肺经从左边虚里穴上注肺,由左腋间走左手大指(寸口脉即此),是从胸走手也(正络入肺)。

第二,手阳明大肠经从寸口斜分至腕臂(反关脉即此),走上至头,是从手走头也(正络入大肠)。

第三,足阳明胃经从头上接前脉,由胸前而下至足背,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胃)。

第四,足太阴脾经从足指接前脉,由膝而上至胸,注心中,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脾)。

第五,手少阴心经从胸中接前脉,由 间而至手小指,是从胸走手也(正络入心)。

第六,手太阳小肠经从手小指外侧接前脉而上至头,是从手走头也(正络入小肠)。

第七,足太阳膀胱经从头上接前脉,由背而下至足小指,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膀胱)。

第八,跷脉(男用阳跷,女用阴跷)从胫上接前脉,上至背俞,转从复冲下行于足(正络第九,足少阴肾经从足心接前脉,由膝内而上至胸,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肾)。

第十,手厥阴心主经从胸中接前脉,由 而至手中指,是从胸走手(正络散入膻中)。

第十一,手少阳三焦经从手指背接前脉,由手腕外上至耳侧,是从手走头也(正络历三焦)。

第十二,足少阳胆经从头上耳侧接前脉,由身之旁下至足,是从头走足也(正络入胆)。

第十三,足厥阴肝经从足下接前脉,由膝而上至胸中,注于肺,是从足走胸也(正络入肝)。

以上诸脉,各有两条先行于左者毕,然后再注肺,由右腋间走右手太阴经、手阳明经,以次至足厥阴经,亦如其左,不复繁缀,然后再交于督脉。督脉从右足厥阴经上头而来,由头顶中间入颈,循脊中直下至尾骨,分两支入前阴,合交任脉(此脉只一条,无正络)。任脉,从前阴接前督脉由腹中间上胸,复注于肺,为周而复始(此脉亦一条,正络无)。

以上左右十二经、两跷、督、任,凡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一息六寸计,二百七十息此审次第。 详后营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风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风论》书籍目录
  1. 论经络次序《中风论》
  2. 论经候愆期《济阴纲目》
  3. 论经络浅深《中风论》
  4. 论经后失音及陷伏《冯氏锦囊秘录》
  5. 论经脉有奇经八脉《针灸大全》
  6. 论经行泄泻《济阴纲目》
  7. 论经水异色《济阴纲目》
  8.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济阴纲目》
  9. 论经主冲任二脉《济阴纲目》
  10. 论经病原《济生集》
  11. 论惊风证治《景岳全书》
  12. 论经病疼痛《济阴纲目》
  13. 论精血《外科理例》
  14.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济阴纲目》
  15. 论痉(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16.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济阴纲目》
  17. 论痉不当以刚柔分虚实《读医随笔》
  18.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济阴纲目》
  19. 论静而得之曰中暑《质疑录》
  20.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济阴纲目》
  21. 论九宫分野《古今医统大全》
  22.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济阴纲目》
  23. 论九漏《疡医大全》
  24.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济阴纲目》
  25. 论九针孔穴应候诀《普济方·针灸》
  26.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济阴纲目》
  27. 论灸刺分经络《外科理例》
  28. 论经闭大法《济阴纲目》
  29. 论灸法《景岳全书》
  30.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济阴纲目》
  31. 论酒客病《内外伤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