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各要害处不治
凡受伤之人,痰多及眼珠淡白者不治。
唇吊者不治。
失枕者不治。
口鼻黑及屎黑者不治。
目斜视气响者不治。
喘急心高者不治。
耳鼻赤色者不治。
如断盖心骨及耳内脑后衣,并穿破阴囊阴户,伤重痛苦难忍,瘀血攻心,未有不死者也囟门盖骨碎,脑髓出者不治。
鼻梁两眼平对处,打断不治。
两太阳系空虚处,伤重者不治。
小心突结喉打断不治。
结喉下横骨上空潭处,塞下有横骨,下直至人字骨,悬一寸三分为一节,伤下一节即凶一节,不易治。
心坎即前心,人字骨处受伤者必晕闷,久必吐血,血泛不治。
食肚在心坎下,伤者必反胃,不治。
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内膀胱穴,若倒插,一月必死。
睾丸即外肾子,捏碎不治。外胞伤破尚可缝。
脑后与囟门被木器伤者,不治。
天柱骨与突对折断者,不治。
百旁(劳)穴与塞下相对,背伤重者不治。
两肾与脐相对,在脊骨左右,受伤者,或哭或笑不治。
海底穴乃大小便交界空虚处,受伤不治。
气门在乳上动脉处,伤即气塞,救治稍迟,三时必死。
软肋在左乳下即食肚,受伤救治稍迟,三时必死。
膻门在右乳,伤重即痰涌,不治。
血海右乳之下,膻门之右,是胁将尽处,伤重不治。
两乳之上伤左者,久必发嗽,伤右者,久必发呃,医迟不治。
中脘在心口下当胃处,伤重不治。
肺底在腰以上,中间高处是。如伤重者,不治。
章门在脊骨上第三节,伤重不治。
中会在中脘之下、丹田之上,伤重不治。
风门在左右胳肢下,伤重不治。
前心后背受伤者,久而成怯症(后背尾至十八节,则是背心)。
小膀肚受伤者,久则成黄病。

- 论伤各要害处不治《跌打秘方》
- 论善能疗者几日可瘥《外台秘要》
- 论伤寒成温之理《温病正宗》
- 论善恶形症《外科精要》
- 论伤寒初证《医学入门》
- 论疝与肾经绝无相干《质疑录》
- 论伤寒传足不传手之误《伤寒六书》
- 论疝气症《评琴书屋医略》
- 论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质疑录》
- 论疝瘕《济阴纲目》
-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质疑录》
- 论疝不当专属肝经病《质疑录》
- 论伤寒古治法《景岳全书》
- 论山豆根《苏沈良方》
- 论伤寒汗药宜早下药宜迟《质疑录》
- 论杀血心痛《济阴纲目》
- 论伤寒汗药宜早下药宜迟《冯氏锦囊秘录》
- 论涩脉弦脉《脉诀刊误》
- 论伤寒见证识病法《伤寒六书》
- 论色脉(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论伤寒可下不可下《冯氏锦囊秘录》
- 论色歌《针灸大成》
- 论伤寒两感《伤寒六书》
- 论桑木灸法《疡医大全》
- 论伤寒六经变正法《伤寒六书》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济阴纲目》
- 论伤寒难拘日数辩《伤寒六书》
- 论三因脉证歌《疡医大全》
- 论伤寒痞症《冯氏锦囊秘录》
- 论三阳三阴经脉《普济方·针灸》
- 论伤寒七十二证候《伤寒发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