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辨

《医门补要》书籍目录

每年交夏至后,天上之暑热流动,地中之湿气蒸腾,人处天地间,适受交迫之郁气,先侵肺胃,初病头觉裹痛,身困重而板疼,恶寒,午后微热,胸闷不作渴,舌苔白滑,面色淡黄,脉濡而弦,甚则昏沉懒语。盖湿邪损人阳气,肺赖胃土以生,气主于肺,胃母肺子,肺伤则气难化,子病传母,胃损则津不布,故神倦烦冤,以三白汤(方见后),开通肺气,则湿自化也。医者每难捉摸为何病?若认暑热,使其辗转沉绵有日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门补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门补要》书籍目录
  1. 湿温辨《医门补要》
  2. 湿温变证极多《温病正宗》
  3. 湿温肠出血证《余无言医案》
  4. 湿温案《丁甘仁医案》
  5. 湿温化燥证《余无言医案》
  6. 湿温、疝气、风疹、热入血室、阳明经白虎证、天花、时气《景景医话》
  7. 湿温夹食重证《余无言医案》
  8. 湿温、寒湿《温病条辨》
  9. 湿温上焦篇《温病指南》
  10. 湿温《伤寒括要》
  11. 湿温酸软《症因脉治》
  12. 湿温《伤寒指掌》
  13. 湿温下焦篇《温病指南》
  14. 湿温《伤寒心法要诀》
  15. 湿温原发证方治举要《余无言医案》
  16. 湿温《温热暑疫全书》
  17. 湿温证《伤寒九十论》
  18. 湿温《温病正宗》
  19. 湿温中焦篇《温病指南》
  20. 湿温《时病论》
  21. 湿乌梅荔枝汤《是斋百一选方》
  22. 湿温《伤寒六书》
  23. 湿香方《备急千金要方》
  24. 湿温《回春录》
  25. 湿香港脚(又名肾脏风)《医门补要》
  26. 湿温《温病条辨》
  27. 湿邪从膜原而入《温病正宗》
  28. 湿温《温病条辨》
  29. 湿邪困脾《医门补要》
  30. 湿温《吴鞠通医案》
  31. 湿泻《时病论歌括新编》

《医门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