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书籍目录

蛋白质区带电泳是血清蛋白的经典分析方法,血清(或尿液)标本中不同性质的蛋白质可明显分开形成不同的区带,通过正常的电流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很容易发现患者电泳图谱不一狭窄而浓缩的集中带,即M区带(图26-1),这是由于M蛋白的化学结构高度均一,因而其电泳迁移率十分一致。如果将这些区带电泳图谱扫描,还可计算出异常蛋白的含量和百分比。这种M区带较多见于γ或β区,偶亦可见于α区。M区带的电泳位置可大致反应出免疫球蛋白的类型,IgG型多位于α区至γ慢区,IgA型多位于γ1与β区,IgM型多位于β2或γ区,IgD型多位于β或γ区。但是区带电泳不能完全确定免疫球蛋白的类型,最终确定还需用特异性抗体进行鉴定。

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出现假的狭区带,易与M蛋白混淆,应注意区别。例如溶血标本中血红蛋白形成的β位区带,陈旧血清中聚合IgG形成的近原位窄区带,以及由类风湿因子形成的位于γ区中间的细区带都易于M区带相混淆,遇到这些可疑情况时,应进一步做免疫电泳等分析加以区别。

非分泌型骨髓瘤患者血清蛋白区带电泳中不能检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的M区带,往往呈现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特征,临床上却存在浆细胞骨髓瘤的表现。为明确诊断需对患者骨髓中恶性浆细胞进行表面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或提取其恶性浆细胞,经溶解后再行免疫球蛋白分析。轻链病有时血清中也检测不出M蛋白,这就需要进行尿中本周蛋白的检测。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是临床上更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病因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明显不同,是受一些抗原刺激引起多株细胞过度免疫应答的结果。因此,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是在γ区域呈现着色深浓、宽阔而不匀的区带,易与M蛋白相区别。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中免疫球蛋白的升高谱型大多无特异性,一般以IgG升高为多,可伴IgA或IgM升高,也可IgA或IgM单独升高。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则表现为γ区的缺失。结缔组织中多克隆丙种球蛋白增高有随疾病严重程度而升高的趋势,而肝病中的增高程度也可用来估计肝损伤的程度。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书籍目录
  1. 血清蛋白区带电泳《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 血清蛋白结合碘《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3.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测定《动脉粥样硬化》
  4. 血清蛋白电泳《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5. 血清淀粉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6. 血清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临床生物化学》
  7. 血清非脂化脂肪酸《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8. 血清胆红素与黄疸《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 血清钙《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0. 血清胆固醇(Ch或Tch或TC)《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1. 血清甘油三脂《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2. 血清胆固醇(CHE中CE)《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3. 血清谷-草转氨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4. 血清单胺氧化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5. 血清谷-草转氨酶同工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6. 血清触珠蛋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17. 血清或肾脏洗脱液的检查《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8. 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医学免疫学》
  19. 血清肌红蛋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0. 血清补体《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1. 血清碱性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22. 血清补体《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3. 血清碱性蛋白质的分离及其氨基酸的组成分析《动脉粥样硬化》
  24. 血清补体《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5. 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或ALP)《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6. 血清补体《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7. 血清晶体渗透压《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8. 血清补体《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29. 血清酪氨酸《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30. 血清补体《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31. 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常用化验值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