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心脏生理解剖简介
一、心脏的位置
心脏的大小如自己的拳头,上为心底,下为心尖,它的1/3在胸正中线右侧,2/3在左侧,相当于第二至第五肋间。心脏的上形及血管见图39。
图39
二、心脏的工作量
心脏从胚胎两三周开始跳动一直到寿终才停止工作。初生婴儿每分钟跳动180次左右,6岁至成年人每分钟为60~90次不等,每分钟按75次计,一昼夜跳动10800次。它每跳一次即为一次脉搏。心脏每次跳动由收缩与舒张可经心脏输出50~70ml血液。以75次/分计,每分钟输出5000毫升,一昼夜输出7200000ml。这还是在安静时的数字,如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心的输出量还要增加7~8倍才能供给身体各部的需要,可见心脏的工作量令人叹为观止。
三、心脏为什么会跳动
19世纪末科学家们在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发现了窫房结,在心房心室间发现了房室结,在房室结与心室肌肉之间又发现了浦倾野纤维。就是由窦房结→房→浦倾野纤维组成了传送心脏跳动“指令”的特殊电流传导系统。心脏的各种自律细胞均具有自动兴奋的能力,因此都能对心脏跳动发挥起搏作用。但是,不同自律细胞的节律性高低各不一样。节律最高的是窦房结,约为100次/分。这个电流传导系统还可传到人体表面,用心电图机测出、放大描记和打印出来,这就是心电图。
当窦房结有病变时,只能靠房室结和浦倾野维维持心跳,每分钟只能跳50次以下,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于是即发生多种心律紊乱,甚者可引起心搏停止。这就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控制心脏的跳动,保证人体的正常需要。
四、心内的血为什么能有序地流动
人体有大循环(体循环)、小循环(肺循环)和微循环之分。心脏的四个腔(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好似四间房子。每一个腔就是一个通道,每个通道口好似门,每个“门”口有瓣膜好似“门扇”。从左房通左心室的“门扇”叫二尖瓣,从右心房通右心室的叫三尖瓣,它们的关闭管辖着血液的流向和流量。当它向心室的血液如何冲击,它们也不准备注向心房倒流。
另外两个通道也有两个瓣膜。一是左心室通向主动脉(体循环),在其根部主动脉瓣;另一个是右心室通向肺动脉(肺循环),在其根部有肺动脉瓣。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冲开这些瓣膜并分别进入主动脉和肺动脉,而当心室舒张时,这两组瓣膜闭拢阻断了血液的通路,血液只好在主动脉、肺动脉内顺着管腔向远方流去。左右两侧心房与心室间的间隔,使以内血液只能遵循一定方向流动。心脏各瓣膜只能单向开放,保证了血液向一个方向循环。当瓣膜发生病变时,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它即会变硬、缩短、狭窄或关闭不全,血液的方向和流量就会发生异常。
心脏不停地跳动,心脏本身还必须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才能昼夜不停地工作。这一艰巨任务由心脏本身左右的冠状动脉来承担。它开口于主动脉的根部,然后在心肌中有大小分支,将心脏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供给。如冠状动脉有病损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危险。
五、血液的功能
正常人体内的血量相当于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约有4000~5000毫升血液。血液是生命的源泉人体生理,人体生理活动一刻也离不开它。血液主要有以下功能:
1.血液能将肺脏中的氧气带入人体各组织内,并将多余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从消化道将营养成分转动到需要的各组织里。
3.将细胞代谢中产生的代谢产物转动到排泄器官。
4.借助于载体将激素、各种酶、维生素、微量元素运送到各个器官。
5.经过呼吸和皮肤向体外散发热量,保持体温相对稳定。
6.防止出血,血液借助于止血和凝血机制来完成止血功能。
7.防御功能,血液里白血球中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负责处理侵入机体内的异物和病原体的功能。

- 心脏生理解剖简介《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心脏神经官能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心脏生理特点《儿科学》
- 心脏内部的分隔《组织学与胚胎学》
- 心脏手术期间的监测《急诊医学》
- 心脏脉论《备急千金要方》
- 心脏统论《圣济总录》
- 心脏脉病虚实《寿世保元》
-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
- 心脏良性肿瘤《病理学》
- 心脏外形的建立《组织学与胚胎学》
- 心脏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 心脏形《古今医统大全》
- 心脏经文《医宗金鉴》
- 心脏性猝死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心脏检查《物理诊断学》
- 心脏血管解剖特点《儿科学》
- 心脏疾病引起的肺血管变化《放射诊断学》
- 心脏移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心脏疾病的症状《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心脏用药《普济方·针灸》
- 心脏疾病的诊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 心脏和血管的生物学特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心脏粘液瘤《心脏病学》
-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生理学》
- 心脏证治《育婴家秘》
- 心脏功能的改变《病理生理学》
- 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医学心理学》
- 心脏歌一《脉诀刊误》
- 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的心理分型《医学心理学》
《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第一章 院外急救与管理
- 第一节 院外急救的重要意义与内容
- 第二节 院外急救的特点与原则
- 第三节 院外急救时伤员的分类
- 第四节 急救指挥系统科学化
- 第五节 群众急救系统普及化
- 第六节 区县急救系统网络化
- 第七节 医疗急救现代化
- 第八节 国内与国外急救系统简介
- 第二章 院外急救医学基本知识
- 第三章 院外基础生命复苏技术
- 第四章 外伤院外急救技术
- 第五章 心血管急症院外急救
- 第一节 心脏生理解剖简介
-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救
- 第三节 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
- 第四节 高血压危象的急救
- 第五节 心脏性猝死的急救
- 第六节 休克的急救
- 第七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急救
- 第八节 冠心病的预防
- 第九节 老人洗澡时晕倒的急救
- 第六章 消化道急症院外急救
- 第一节 消化道生理解剖简介
- 第二节 呕吐的急救
- 第三节 呕血的急救
- 第四节 便血的急救
- 第五节 消化道异物的急救
- 第六节 急性胰腺炎的急救
- 第七节 肠梗阻的急救
- 第八节 腹部外伤的急救
- 第九节 消化道溃疡急症的急救
- 第十节 急性胆道蛔虫症的急救
- 常用镇痛药物
- 第七章 呼吸系统急症的院外急救
-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简介
- 第一节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
- 第三节 鼻腔异物的急救
- 第四节 鱼刺卡在嗓子时的急救
- 第五节 呼吸困难的急救
- 第六节 鼻出血的急救
- 第七节 窒息的急救
- 第八节 大咯血的急救
- 第九节 咯血窒息的急救
- 第八章 骨折与外伤院外急救
- 第一节 骨的生理解剖简介
- 第二节 肋骨骨折的急救
- 第三节 创伤性气胸和血胸的急救
- 第四节 脊柱骨折的急救
- 第五节 颅底骨折的急救
- 第六节 断肢的急救
- 第七节 前臂骨折的急救
- 第八节 下肢骨折的急救
- 第九节 手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 第十节 头部软组织损伤的急救
- 第十一节 腹部创伤的急救
- 第十二节 脚脖子扭伤的急救
- 第十三节 急性腰扭伤的急救
- 第十四节 坠落伤的急救
- 第十五节 颅脑损伤的急救
- 第九章 各种中毒院外急救
- 第一节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与技术
- 第二节 植物性中毒的急救
- 第三节 有毒动物中毒的急救
- 第四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急救
- 第四节 化学物质中毒的急救
- 第六节 常用药物中毒的急救
- 第七节 急性农药中毒的急救
- 第八节 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
- 第九节 腐蚀剂中毒的急救
- 第十章 各种灾害伤院外急救
- 第一节 触电的急救
- 第二节 雷击伤的急救
- 第三节 鞭炮伤的急救
- 第四节 冷冻伤的急救
- 第五节 塌方砸伤的急救
- 第六节 火灾的急救
- 第七节 溺水的急救
- 第八节 烧伤的急救
- 第九节 地震的急救
- 第十节 翻船的急救
- 第十一节 车祸的急救
- 第十一章 五官伤院外急救
- 第一节 鼻外伤的急救
- 第二节 眼睛碰伤的急救
- 第三节 鼓膜破裂的急救
- 第四节 眼球伤的急救
- 第五节 电旋光性眼炎的急救
- 第五节 沙尘进眼的急救处理
- 第七节 小虫进耳的急救
- 第八节 突发性耳聋的急救
- 第九节 外耳道异物的急救
- 第十节 鼻腔异物的急救
- 第十一节 气管异物的急救
- 第十二节 严重鼻出血的急救
- 第十二章 虫兽咬伤院外急救
- 第十三章 泌尿系统急症院外急救
- 第十四章 妇儿急症院外急救
-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急症院外急救
- 第十六章 代谢急症院外急救
- 第十七章 其他急症院外急救
- 第十八章 院外急救箱与手导引
-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