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脏生理特点

《儿科学》书籍目录

(一)心率 年龄愈少,心率愈速。心率较快的原因是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组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给,但心脏每次搏出量有限,只有增加搏动次数来补偿不足。另外,婴幼儿迷走神经未发育完臻,中枢紧张度较低,对心脏收缩频率和强度的抑制作用较弱,而交感神经占优势,故易有心率加速。,少儿心率的正常值(参阅附表1)随年龄而异,而且次数不稳定,因此,应在小儿安静时测定心率才为准确。一般体温每增高1℃,心率每分钟增加约15次。睡眠时心率每分钟可减少20次左右。

(二)动脉血压 其高低主要取决于心搏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小儿年龄愈小,动脉压力愈低。新生儿血压较低,不易测定,采用触诊法或皮肤转红法也只测到收缩压的近似值。新生儿收缩压在53~71mmHg(7.05~9.44kPa)之间,平均为65mmHg(8.65kPa)。不同年龄的血压不同,(参阅附表2)。为便于推算,小儿上肢血压正常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岁以上收缩压=80+(2×年龄)mmHg,相当于104+(0.26×年龄)kPa,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高于此标准20mmHg(2.6kPa)以上考虑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mmHg(2.6kPa)以上可考虑为低血压。正常下肢比上肢血压约高20-40mmHg(2.6~5.2kPa)。脉压为收缩与舒张压之差,正常为30~40mmHg(4.0~5.2kPa)

小儿血压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哭叫,体位变动,情绪紧张皆可使血压暂时升高。故应在绝对安静时测量血压。

(三)静脉压 其高低与心搏出量,血管功能及循环血容量有关。上、下腔静脉血返回右心室受阻也影响静脉压。

静脉压一般3~5岁时为40~50mmH2O(0.39~0.49kPa),5-10岁约为50~60mmH2O(0.49~0.58kPa)。正常小儿坐位或立位时看不到饱满的颈静脉,台秆到则提示静脉压高。在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时,或小儿哭叫、体力活动、变换体位时,可以看到颈静脉饱满的体征,即提示有病理性的或暂时性的静脉压升高。

(四)循环时间 小儿常用的循环时间测定方法为5%荧光素静脉注射法。正常婴儿循环时间平均为7秒。儿童为11秒。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则时间延长,先天性心脏病中有右向左分流臂至唇的循环时则缩短。

表7-1 各年龄小儿脉搏次数(每分钟)

年 龄脉 搏
新生儿
1岁以下
2~3岁
4~7岁
8~14岁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表7-2 正常小儿的血压平均数(收缩压舒张压mmHg )

年 龄平 均 血 压
足月新生儿
1岁
4岁
6岁
8岁
10岁
12岁
14岁
16岁
65/40
85/50
90/50
94/60
95/62
100/65
108/67
112/70
118/75

附:1mmHg=0.133kPa 1kPa=7.5mmHg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儿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儿科学》书籍目录
  1. 心脏生理特点《儿科学》
  2. 心脏生理解剖简介《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3. 心脏手术期间的监测《急诊医学》
  4. 心脏神经官能症《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5. 心脏统论《圣济总录》
  6. 心脏内部的分隔《组织学与胚胎学》
  7.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问题《医学心理学》
  8. 心脏脉论《备急千金要方》
  9. 心脏外形的建立《组织学与胚胎学》
  10. 心脏脉病虚实《寿世保元》
  11. 心脏形《古今医统大全》
  12. 心脏良性肿瘤《病理学》
  13. 心脏性猝死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14. 心脏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15. 心脏血管解剖特点《儿科学》
  16. 心脏经文《医宗金鉴》
  17. 心脏移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8. 心脏检查《物理诊断学》
  19. 心脏用药《普济方·针灸》
  20. 心脏疾病引起的肺血管变化《放射诊断学》
  21. 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放射诊断学》
  22. 心脏疾病的症状《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心脏粘液瘤《心脏病学》
  24. 心脏疾病的诊断《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5. 心脏证治《育婴家秘》
  26. 心脏和血管的生物学特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7. 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医学心理学》
  28. 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生理学》
  29. 心脏直视手术病人的心理分型《医学心理学》
  30. 心脏功能的改变《病理生理学》
  31. 心脏中风《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