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头痛
湿热头痛者,湿与热合,交蒸互郁,其气上行,与清阳之气相搏,则作痛也。东垣云∶
诸湿热头痛,清空膏主之。又云∶湿热在头而头痛者,必用苦吐之,或用搐鼻药。
羌活 防风(各一两) 柴胡(七钱) 川芎(五钱) 炙草(一两半) 黄连(一两,炒) 黄芩(三两,一半酒制,一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茶少许,汤调如膏,抹在口内,少用白汤送下,临卧。
又头重如山者,湿气在头也。用∶
红豆(十粒) 麻黄 瓜蒂(各五分) 连翘 羌活(各三钱,烧)
上为末搐鼻。
透顶散(《本事》)
细辛(表白者,三茎) 瓜蒂(七个) 丁香(三粒) 糯米(七粒) 冰片 麝香(各一黑豆大)
上为极细末,每一大豆许,患人随左右搐之。良久出涎一升许则安。此药性味,视前搐鼻散稍温也,当随证审而用之。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生) 滑石(各四两) 黄连 薄荷叶 川芎(各半两)
上为末,滴水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温水送下。

- 湿热头痛《金匮翼》
- 湿热头痛《中医词典》
- 湿热头痛秘方《华佗神方》
- 湿热身肿《症因脉治》
- 湿热痿《中医词典》
- 湿热身肿《中医词典》
- 湿热痿软《症因脉治》
- 湿热疝《明医指掌》
- 湿热下注《中医词典》
- 湿热呕吐《症因脉治》
- 湿热下注(下焦湿热)《中医名词词典》
- 湿热呕吐《中医词典》
- 湿热下注证《临证实验录》
- 湿热疟《症因脉治》
- 湿热眩晕《中医词典》
- 湿热疟《中医词典》
- 湿热牙痛《中医词典》
- 湿热内蕴《中医词典》
- 湿热腰痛《中医词典》
- 湿热内蕴《中医名词词典》
- 湿热腰痛《明医指掌》
- 湿热门《儒门事亲》
- 湿热腰痛《症因脉治》
- 湿热痢《症因脉治》
- 湿热腰痛《金匮翼》
- 湿热痢《中医词典》
- 湿热证《儿科萃精》
- 湿热痢《中医名词词典》
- 湿热证阳明必兼太阴《温病正宗》
- 湿热痉《中医词典》
- 湿疝《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