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论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书籍目录

人有常言,伤暑做出百般病,其果浓诬哉?盖暑之入人,伏于三焦、肠胃之间,至有兼旬累月而不可测识者,如呕吐、如中满、如泄泻、如下痢、如焦渴、如发疟、如腹痛、如下血,以至诸热等证。苟因暑得之,其根未除,虽百药遍尝,难施其巧。夫人心包络与胃口相应,胃气稍虚,或因饥冒暑,故暑气自口鼻而入,凝之于牙颊,达之于心胞络,如附应声。遇暑以还,急漱口而勿咽可也,若觉暑毒逼塞咽喉,尤当灌涤而吐之。伤暑脉虚,面垢,自汗,身热背寒,烦闷大渴,倦怠少气,毛耸恶寒,或头疼,或霍乱,或四肢厥冷,但身体无痛。经云∶热则诸毛孔开,故洒然恶寒。体认不精,妄以伤暑为伤寒,误人不小。然而暑家何以脉虚?暑能消气,气消则血散,脉安得而不虚?其或六脉沉伏,冷汗自出,闷绝而昏不知人,此则中暑证候又加重耳。

治法大要,虽贵于驱暑,尤贵于和中,二者并行,则其间杂证不战而自屈。若汗、若下、若用药差冷,古人戒之。虽然,夏月伏阴在内,暑家气虚脉虚,或饮水过多,或冷药无度,伤动其中,呕吐不食,自利不渴,此则外热里寒,无惑乎伤暑伏热之说,非理中汤不可也。又有冷药过度,胃寒停水,潮热而呕,或身热微烦,此则阳浮外而不内,非小半夏茯苓汤不可也。抑犹有戒焉,暑家脉虚,面黧,冷汗,洒然毛耸,手足微寒,苟不明辨其里热之证,误以刚剂投之,抱薪救焚,不发黄则发斑,甚者蓄血,闷乱而毙矣,吁!可畏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书籍目录
  1. 中暑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2. 中暑霍乱吐利治验《卫生宝鉴》
  3. 中暑门《石室秘录》
  4. 中暑候(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5. 中暑门(附注夏)《丹台玉案》
  6. 中暑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7. 中暑闷几欲绝《奇效简便良方》
  8. 中暑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9. 中暑仆地《奇方类编》
  10. 中暑大汗昏倒《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1. 中暑三(附暑风、注夏)《丹溪心法》
  12. 中暑(中与伤同)《顾松园医镜》
  13. 中暑伤暑论《医贯》
  14. 中暑(即中喝)《时病论歌括新编》
  15. 中暑条辨十一条《六因条辨》
  16. 中暑(即中喝)《时病论歌括新编》
  17. 中暑泻《症因脉治》
  18. 中暑《药症忌宜》
  19. 中暑眩晕《中医词典》
  20. 中暑《扁鹊心书》
  21. 中暑有动静之异《医学传心录》
  22. 中暑《幼科心法要诀》
  23. 中暑证治《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24. 中暑《奇方类编》
  25. 中暑中《伤寒括要》
  26. 中暑《校注医醇剩义》
  27. 中暑中热辨《医经溯洄集》
  28. 中暑《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9. 中暑中热论《叶选医衡》
  30. 中暑《奇效简便良方》
  31. 中暑诸方《婴童类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