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中暑为证。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或满。切不可以冷水及用十分冷剂。却暑散水调灌下亦得。或以来复丹末同苏合香丸用汤调灌。或以来复丹研末汤调灌之。候其人稍苏。则用香薷饮香薷汤煎熟去滓。入麝香少许服或剥蒜肉入鼻中或研蒜水解灌之。盖中伤暑毒阳外阴内。诸暑药多有暖剂。如大顺散之用姜桂。枇杷叶散之用丁香。香薷饮之用香薷。香薷味辛性暖。蒜亦辛暖。又蒜气臭烈。能通诸窍。大概极臭。极香之物皆能通窍故也。
初觉中暑。即以日晒瓦。或布蘸热汤更易熨其心腹脐下。急以二气丹末汤调灌下。
曾有客人。中暑迷闷。四肢厥逆。冷汗如雨裸形欲投水中。口吻涎沫流溢。此中暑已深阴阳离绝难除。又有暑途一证。似中而轻。欲睡懒语。实人香薷饮加黄连一钱。虚人星香饮加香薷一钱。苏后冷汗不止。手足尚逆。烦闷多渴者。宜香薷饮。苏后为医者过投冷剂。致吐利不止。外热内寒。烦躁多渴。甚欲裸形。状如伤寒。阴盛隔阳。当用温药。香薷饮加附子浸冷服。渴者缩脾饮加附子亦浸冷服。

- 中暑《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中暑《奇效简便良方》
- 中暑《校注医醇剩义》
- 中暑《奇效简便良方》
- 中暑《奇方类编》
- 中暑《时病论》
- 中暑《幼科心法要诀》
- 中暑《丹溪手镜》
- 中暑《扁鹊心书》
- 中暑《仁术便览》
- 中暑《药症忌宜》
- 中暑《急救广生集》
- 中暑(即中喝)《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暑《儒门事亲》
- 中暑(即中喝)《时病论歌括新编》
- 中暑《万病回春》
- 中暑(中与伤同)《顾松园医镜》
- 中暑《古今医鉴》
- 中暑大汗昏倒《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中暑《医学正传》
- 中暑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中暑《医碥》
- 中暑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中暑《医碥》
- 中暑候(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中暑《寿世保元》
- 中暑霍乱吐利治验《卫生宝鉴》
- 中暑《证治准绳·杂病》
- 中暑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中暑《证治准绳·类方》
- 中暑门《石室秘录》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作者:戴思恭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之一诸中门
- 卷之二诸伤门
- 卷之三诸气门
- 卷之四诸血门
- 卷之五诸痛门
- 卷之六诸嗽门
- 卷之七寒热门
- 卷之八大小腑门
- 卷之九虚损门
- 卷之十拾遗门
- 卷之十一疮毒门
- 卷之十二妇人门
-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一
-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二
-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三
- 证治要诀类方卷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