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

《医学免疫学》书籍目录

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过程称之为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但对这一过程的认识是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逐步深化和建立较为完整的概念。在免疫学发展的早期,人们发现抗原性物质进入体内后可在血液中检测出抗体,而对抗原是不产生应答的,其指导学说为侧链学说和指令学说。

进入近代免疫学时期,已知淋巴细胞可能是抗体产生细胞,但尚无直接证明,实验认为抗原只对抗体产生细胞起选择激发作用,并且认为抗体只是由单一淋巴细胞克隆完成的,彼此无关联。在这一时期已证明除存在体液免疫外,还存在有细胞免疫。对“自己”抗原提出了自身耐受的概念,在打破自身耐受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自身免疫现象,并证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有自身抗体存在。这一时期的指导学说是由Burnet提出的细胞系或克隆选择学说。

进入现代免疫学时期,已证明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存在有结构复杂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的。同时也证明了免疫应答是由多细胞系完成的。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的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正常免疫生理条件下,它们处于动态平衡,借以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状态。抗原进入可激发免疫系统打破了这种平衡,从而诱发了免疫应答,再建立新的平衡状态。在此时期还证明了自身耐受是由多种机制形成的,存在着生理性“自身识别”与病理性“自身识别”。其指导学说是由Jerne提出的免疫网络学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免疫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免疫学》书籍目录
  1. 免疫应答的概念《医学免疫学》
  2. 免疫应答(四):免疫调节《医学免疫学》
  3. 免疫应答的过程《医学免疫学》
  4. 免疫应答(三):免疫耐受《医学免疫学》
  5. 免疫应答的调节《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6. 免疫应答《医学免疫学》
  7. 免疫应答过程中神经及内分泌变化《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8. 免疫应答《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9. 免疫与变态反应《医学微生物学》
  10.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1. 免疫预防《医学微生物学》
  12.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3. 免疫原的制备《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4.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原理《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5. 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16. 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标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的意义《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7. 免疫原性的化学基础《医学免疫学》
  18. 免疫印迹法检测ApoE表型《动脉粥样硬化》
  19. 免疫原性基础《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0. 免疫印迹法《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21. 免疫增强剂《医学免疫学》
  22. 免疫抑制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医学免疫学》
  23. 免疫增强剂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医院药学》
  24. 免疫抑制药《药理学》
  25. 免疫增强药《药理学》
  26. 免疫抑制剂《临床肝移植》
  27. 免疫增强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医学免疫学》
  28. 免疫抑制剂《医学免疫学》
  29. 免疫增强药物及免疫增强疗法《医学免疫学》
  30. 免疫抑制的维持治疗《临床肝移植》
  31. 免疫增殖病的分类《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医学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