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钙离子依赖的粘附分子家族
最初发现一种介导细胞间相互聚集的粘附分子,在有Ca2+存在时可以抵抗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以后又发现另外两种作用和特性与其类似的粘附分子,它们的氨基酸组成也有同源性,因此将其命名为钙离子依赖的粘附分子家族(Ca2+depende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 family,Cadherm家族)。钙离子依赖的粘附分子家族的粘附分子对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选择性聚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Cadheria分子结构
Cadherin分子均为单链糖蛋白,约含723-748个氨基酸残基,不同的Cadherin分子在氨基酸水平上有43%-58%的同源性。Cadherin分子由胞浆区、穿膜区和胞膜外区三部分组成,其胞膜区有数个重复功能区,并含有由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重复序列。近膜部位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分子外侧N端的11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Cadherin分子的配体结合部位。此外胞膜外部分具有结合钙离子的作用。Cadherin分子的胞膜内部分高度保守,并与细胞内骨架相连。
(二)Cadherin家庭的组成和分布
目前已知Cadherin家族共有3个成员,E-Cadeherin、N-Cadherin和P-Cadherin。不同的Cadherin分子在体内有其独特的组织分布,它们的表达随细胞生长发育状态的不同而改变。Cadherin分子以其独特的方式相互作用,其配体是自身相同的Cadherin分子。
表6-6 Cadherin家族的组成、分布及其配体
Cadherin家族成员 | 分子量(kD) | 分布 | 配体 |
E-Cadherin | 124 | 上皮组织 | E-Cadherin |
N-Cadherin | 127 | 神经组织、横纹肌、心肌 | N-Cadherin |
P-Cadherin | 118 | 胎盘、间皮组织、上皮组织 | P-Cadherin |

- 钙离子依赖的粘附分子家族《医学免疫学》
- 钙离子的生理意义《药理学》
- 钙磷代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钙拮抗药的分类《药理学》
- 钙磷代谢的调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钙拮抗药《药理学》
- 钙磷代谢及微量元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钙拮抗药《药理学》
-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
- 钙拮抗药《药理学》
- 钙通道的类型与分子结构《药理学》
- 钙和磷的排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盖《痘疹心法要诀》
- 钙和磷《临床营养学》
- 盖痘解毒麻《麻科活人全书》
- 钙的异常《外科学总论》
- 盖痘疹《中医词典》
- 钙代谢《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盖痘疹《麻疹备要方论》
- 钙超载《病理生理学》
- 盖痘疹《麻疹阐注》
- 钙、磷与骨的钙化及脱钙《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盖痘疹《医宗金鉴》
- 钙、磷的吸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盖痘疹《专治麻痧初编》
- 钙、磷的生理功用《临床生物化学》
- 盖骨《中医词典》
- 钙、磷代谢异常《临床生物化学》
- 概况《急诊医学》
- 钙、磷代谢及其调节《临床生物化学》
- 概况《外科学总论》
《医学免疫学》
- 第一篇 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
- 第一章 绪论--免疫学发展简史
- 第一节 免疫学的经验时期
- 第二节 经典免疫学时期
- 第三节 近代免疫学时期
- 第四节 现代免疫学时期
- 第五节 免疫学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分子
- 第一节 抗体的发现及其特性
-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结构和抗体多样性
- 第五节 抗体的制备
- 第三章 补体系统
-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 第三节 补体受体及其免疫学功能
-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 第五节 血清补体水平与疾病
- 第四章 细胞因子
-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
- 第二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
-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 第五章 免疫细胞膜分子(一):主要组织兼容性抗原
- 第一节 MHC基因结构
- 第二节 MHC抗原
- 第三节 MHC分子的功能
- 第四节 HLA的医学意义
- 第五节 HLA分型技术
- 第六章 免疫细胞膜分子(二):白细胞分化抗原
- 第七章 免疫细胞(一):造血干细胞
-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特性
-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
- 第三节 造血干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发生
- 第八章 免疫细胞(二):淋巴细胞系
- 第一节 T细胞
- 第二节 B细胞
- 第三节 第三群淋巴细胞
- 第九章 免疫细胞(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第一节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第二节 其他抗原呈递细胞
- 第三节 抗原呈递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
- 第二篇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 第十章 抗原
-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 第二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
- 第三节 抗原的抗原性
-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 第十一章 免疫应答(一):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概念与过程
- 第二节 抗体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 第三节 抗体形成过程中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 第四节 免疫记忆
- 第五节 体液免疫的效应
- 第六节 体液免疫应答的调节
- 第十二章 免疫应答(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 第十三章 免疫应答(三):免疫耐受
- 第一节 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 第二节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 第三节 免疫耐受的维持和终止
- 第四节 免疫耐受的机制
- 第五节 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
- 第十四章 免疫应答(四):免疫调节
- 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调节
- 第二节 遗传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 第三篇 免疫病理
- 第十五章 超敏反应
-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 第十六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
- 第一节 生理性自身免疫现象
- 第二节 病理性自身免疫应答的诱因
- 第三节 病理性自身免疫发生机制
- 第四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第五节 自身免疫病治疗原则
- 第十七章 免疫缺陷
-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的一般特征
- 第三节 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 第四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 第十八章 肿瘤免疫
- 第十九章 移植免疫
- 第一节 器官移植排斥的类型
- 第二节 移植反排斥的机制
- 第三节 移植排斥的防止
- 第二十章 免疫学检测法
-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 第二节 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
- 第三节 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免疫学诊断中的应用
- 第二十一章 免疫治疗学
- 第一节 免疫增强药物及免疫增强疗法
-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及免疫抑制疗法
- 第三节 生物应答调节与免疫治疗
-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