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论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书籍目录

气血痰水,受病于内者也;风寒暑湿,致寇于外者也。人之一身血气既虚,阴阳不守。饮食居处,嗜欲无节,冲风卧地,调护不加,于是经络空疏,腠理开彻,风邪乘其虚而入之,中风诸风皆是物耳。风之为病,善行数变,其中人也猝,其眩人也晕,激人之涎浮,昏人之神乱。挟热则痿惰缓弛,挟寒则急痛拘挛。自其邪气之入人也,邪气反缓,正气反急,正气引邪为 僻、为窜视、为掣纵、为搐搦、为瘫痪、为反张。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腹里急。缓则四肢不能收,急则一身不能仰。皆随其邪气所至表里浅深而有证也。种类虽多,大要有四。血气偏虚,半身不遂,肌肉枯瘦,骨间疼痛,谓之偏枯;神智不乱,身体无痛,四肢不举,一臂不随,谓之风;(能言则可治。)忽然迷仆,舌强不语,喉中窒塞,噫噫有声,谓之风 ;(身软有汗则生。)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其人肉浓,身顽不知痛痒。风多则走注,寒多则疼痛,湿多则重着,在筋则筋屈而不伸,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肉则不仁,在骨则癃重,夫是之谓风痹。伤风一证,发热烦躁,头疼面光,恶风自汗,盖风能散气,故有汗也。风家脉浮者,病在表;脉实者,病在里;脉虚者,病在脏;脉促者,病在上。浮则发散,实则疏导,虚则温之。促于上而病患壮盛,胸喉澎湃者,瓜蒂散少少吐之。俗谓热则生风,大纲然尔。多有胃虚、气虚、血虚,虚极而生风者。若诸虚证候,天雄附子官桂川乌又不可缺。治法大要,尽以消痰顺气为先。顺气用南木香苏合香丸辈;消痰用南星半夏细辛僵蚕辈。如石绿、铁焰、水银轻粉铅霜朴硝等剂,谨勿妄施。寒毒入胃,则血脉凝涩,真气消铄,不旋踵而废人。治风良剂,小续命汤为上,排风汤次之,然二药主风不主气,须以人参顺气散乌药顺气散佐助其间,气一流行,则风亦疏散矣。至若口开手散,泻血遗尿,眼合不开,汗出不流,吐沫气粗,声如鼾睡,面绯面黑,发直头摇,手足口鼻清冷,口噤而脉急数,皆为不治之证。其余诸风种类,余于《婴儿惊风指要》备论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书籍目录
  1. 风论《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2. 风论《温病条辨》
  3. 风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4. 风论《儒门事亲》
  5. 风瘰候《诸病源候论》
  6. 风论《素问悬解》
  7. 风梅茶《茶饮保健》
  8. 风论《素问悬解》
  9. 风门《中医词典》
  10. 风轮破碎,内中膏汁叠出也《证治准绳·杂病》
  11. 风门《儒门事亲》
  12. 风轮钉翳《银海精微》
  13. 风门《寿世青编》
  14. 风轮赤豆《中医眼科学》
  15. 风门《针灸学》
  16. 风轮赤豆《中医词典》
  17. 风门(儿科)《冯氏锦囊秘录》
  18. 风轮赤豆《中医名词词典》
  19. 风门(一名热府)《针灸大成》
  20. 风轮《中医词典》
  21. 风门方(计方九条)《脉症治方》
  22. 风漏《中医词典》
  23. 风门热府《中医词典》
  24. 风聋秘方《华佗神方》
  25. 风门杂法七条《医门法律》
  26. 风聋方三首《外台秘要》
  27. 风门杂方《医门法律》
  28. 风聋《金匮翼》
  29. 风秘《中医名词词典》
  30. 风聋《中医词典》
  31. 风秘《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