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病有因
治病活法虽贵于辨受病之证,尤贵于问得病之因。风则走注,寒则拘挛,暑则烦渴,湿则重滞,此受病之证然尔。或耗于交淫,或触于惊恐,或伤于酒食,或深居简出而受暑,自非委曲寻问其因,则以意治病岂不谬邪?有人喉间麻痒,医问其平日所嗜,曰∶常吃鸠子。乃知鸠食半夏苗,以生姜治之而愈。有人昏迷不醒,医问其喜食者何有?曰∶酷好煎炙飞禽。乃用红丸子、小七香丸末之,而入朱砂膏为小丸,薄荷泡汤灌下,须臾即苏。有人暑月深藏不出,因客至于窗下,忽尔倦怠力疲,自作补汤,得之反剧。医问其由,连进两服香薷饮作效。举此为例,其他可推。古云∶医者,意也。苟不究其得病之因,其何以为意会?

- 得病有因《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稻农皮炎《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得病之源《幼幼新书》
- 稻米《名医别录》
- 得乐冲剂治疗慢性胃炎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米《本草求真》
- 得乐冲剂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3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米《证类本草》
- 得乐冲剂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的体会《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米《本草衍义》
- 得乐冲剂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50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米《新修本草》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米《饮膳正要》
- 得乐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体会《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米《千金翼方》
- 得乐服药次数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芒赤《中医词典》
- 得乐和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66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谷卡喉《奇效简便良方》
- 得乐加二白理胃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本草乘雅半偈》
- 得乐加黄连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624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稻《本草纲目》
- 得乐加中医辨证治疗胃酸缺乏型消化性溃疡7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道中热土《本草择要纲目》
- 得乐生物药剂学研究概述《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道中热尘土《证类本草》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23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道者《中医词典》
-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作者:? 朝代:? 年份:?
- 《仁斋直指》序
- 卷之一总论
- 卷之二证治提纲
- 得病有因
- 治病当先救急
- 治病如操舟
- 用药中病不必尽剂
- 经常用药自有奇功
- 论肝脾生病
- 病人尺脉洪大
- 水气、肾气、血气、风毒擒纵治法
- 治痢要诀
- 简径治痢
- 姜茶治痢法
- 噤口痢
- 疟痢用常山、罂粟壳
- 治疟要诀
- 发疟呕吐勿用常山
- 疟有水有血
- 疟证寒热有根
- 常山治疟须用大黄为佐
- 寒热似疟
- 吐、汗、下治疟
- 疟后调理
- 退热
- 柴胡退热不及黄芩
- 退热有法
- 小儿风证解热有三
- 滞血发热
- 佐助小柴胡汤
- 肾热用五苓散
- 下后大肠热肿坠重
- 通利大便有法
- 饭后随即大便
- 脾泄、肾泄
- 肾泄
- 大便脱泄白脓
- 脱肛
- 小便不通
- 石淋
- 转胞
- 孕妇胎热似痢
- 下焦蓄血
- 产妇血块筑痛
- 身体血滞作痛
- 身体胸腹隐热、隐疼、拘急、足冷
- 血滞
- 血崩
- 吐血
- 治渴有法
- 酒家有病勿用温药
- 伤寒筋惕肉治法
- 发痉详证
- 胸胁痛引背上,头面两手浮肿
- 肚皮痛
- 胸膛气隔
- 附∶证治赋
- 卷之三诸风
- 风论
- 诸风证治
- 附∶诸贤论
- 附诸方
- 附∶预防中风出《干坤生意》
- 附∶胃风
- 附∶伤风
- 附∶破伤风
- 寒
- 暑
- 湿
- 附∶瘟疫
- 卷之四风缓(附痿证)
- 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