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肤滑涩肘臂掌脐寒热决病篇
(出《灵枢》)
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一作拥、雍。)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起手足上, 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水胀篇∶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者,水也; 而不起,腹色不变者,肤胀也;腹筋起者,臌胀也。)
尺肤滑以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 ,(尺脉缓涩,谓之解 。)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
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面部阙中,色以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 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尺肤炬然,(《脉经》作 然,下并同。)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亦寒热也。(寒热,疟之类也。)
尺涩脉滑,谓之多汗。(滑者阴气有余,为多汗而身寒。)脉粗尺常热者,谓之热中。(脉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
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难经》以掌中热而 ,为心病。)掌中寒者,腹中寒。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人迎指喉脉言,谓此象将必夺血也。当作尝,非。)尺坚大,脉小甚,少气,色白, 有加,立死。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当作热。)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

- 尺肤滑涩肘臂掌脐寒热决病篇《形色外诊简摩》
- 尺肤《中医词典》
- 尺肤热《中医词典》
- 尺动脉《人体解剖学》
- 尺肤望法提纲《望诊遵经》
- 尺寸诊《黄帝内经太素》
- 尺肤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尺寸解《三指禅》
-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骨科学》
- 尺寸交反死脉《古今医统大全》
- 尺骨鹰嘴滑囊炎《中医伤科按摩学》
- 尺寸《中医词典》
- 尺桡骨干骨折《骨科学》
- 尺《中医词典》
- 尺热《中医词典》
- 持之以恒《中医养生学》
- 尺肉《中医词典》
- 持针纵舍屈折少阴无俞《类经》
- 尺神经损伤《骨科学》
- 持针歌《医宗金鉴》
- 尺神经痛《手穴手纹诊治》
- 持针法《中医词典》
- 尺泽《针灸大成》
- 持痈《中医词典》
- 尺泽《中医词典》
- 持续运针法《中医词典》
- 尺泽《针灸学》
- 持续性感染《医学微生物学》
- 尺泽(合穴)《子午流注说难》
- 持续生命支持《外科学总论》
- 尺诊《黄帝内经太素》
《形色外诊简摩》
- 作者:周学海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 序
- 卷上形诊总义
- 卷上形诊生形类
- 卷上形诊病形类
- 卷下色诊面色总义
- 卷下色诊面色应病类
- 卷下色诊目色应病类
- 卷下色诊舌色应病类
- 卷下外诊杂法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