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本庸医,妄论贵疾
封翁吴老大人,系先天命门火衰,不能薰蒸后天脾土,以致饮食减少,痿软无力,舌黑如墨,真阳尽为阴气蒙蔽,治法应宜大固中州,宣畅胸膈,峻补肾阳,温暖下元,纳气归肾,驱阴救阳,则长生不老,寿溢期颐矣。敬拟一方,恭呈廉翁方伯大人哂政是幸。
延寿方
蜜北芪八钱、于潜术四钱,高丽参四钱、白蔻仁一钱、法半夏二钱、鲜枸杞三钱、杭巴戟三钱,制附片三钱,嫩鹿茸三钱,益智仁二钱、煨姜,红枣引。
此方用参、芪、术,以大固中州;白蔻、半夏,宣畅胸膈;枸杞、巴戟,峻补肾阳;附片、益智、鹿茸,温暖下元,纳气归肾。服到口干舌红,始加熟地一两、当归八钱、官燕六钱、蒙桂三钱,改汤为丸,随意多服,则精神强固。
清臣弟谓公庭周老夫子贵体未安,因是非场中,诸医不至,弟属亲谊,势所难辞,细察病情,实由受伤感冒,舌白面青,大烧不止,审其六脉,浮沉俱紧,明系外受风寒,内聚瘀血。治法驱风散寒,追逐瘀血,未知当否,单呈各台斧正是荷。
散寒追逐方

- 愚本庸医,妄论贵疾《医学集成》
- 虞仲伦《中医词典》
- 髃(yú,音于)《中医词典》
- 虞痒《中医词典》
- 髃骨《中医词典》
- 虞抟《中医词典》
- 髃骨骱《中医词典》
- 虞庶《中医词典》
- 髃骨骱失《中医词典》
- 虞世南(558-638年)《中医词典》
- 髃骨伤《中医词典》
- 虞氏麻疹治法《原要论》
- 与T细胞识别、粘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 虞花溪·《医学正传》论暑《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与病机并重的条文《思考中医》
- 虞悰(435-499年)《中医词典》
- 与超螺旋松驰有关的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榆仁丸《小儿药证直诀》
- 与鬼交通《证治准绳·女科》
- 榆仁《饮膳正要》
- 与鬼交通《女科证治准绳》
- 榆皮通滑泄热煎《备急千金要方》
- 与鬼交通候《诸病源候论》
- 榆皮《本草图经》
- 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医学心理学》
- 榆皮《名医别录》
- 与黄我兼世兄书《寓意草》
- 榆皮《证类本草》
- 与神经组织培养技术相结合进行神经生物科学的研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榆皮《医学入门》
-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电生理《物理诊断学》
《医学集成》
- 清·刘清臣
- 叙
- 自叙
- 凡例
- 医学集成卷一
- 阴阳诸论
- 天地阴阳
- 人身阴阳
- 病有阴阳
- 药有阴阳
- 阴虚证论
- 阳虚证论
- 先天解说
- 后天解说
- 丹田解说
- 五行生克
- 五脏六腑
- 脏腑表里
- 脏腑所属
- 足六经辨
- 手六经辨
- 十二经络
- 寸关尺解
- 六部脉解
- 脉定至数
- 脉定权衡
- 浮沉统属(崔氏)
- 迟数统属
- 滑涩统属
- 诸脉主病
- 预卜生机
- 表里解说
- 脉分阴阳
- 五运所化
- 六气分司
- 司天在泉
- 手掌图示
- 值年用药
- 五行本体
- 望闻问切杨氏
- 望色知顺逆
- 闻声知虚实
- 问证知标本
- 切脉要法
- 脉义总论
- 六脉真辨
- 群方备载
- 余批景岳
- 入门看病
- 治病要诀
- 伤寒伤风辨
- 舌辨阴阳水枯三证
- 伤寒瘟疫受病不同辨
- 伤寒瘟疫脉息不同辨
- 伤寒瘟疫病证不同辨
- 伤寒瘟疫治法不同辨
- 阴阳表里辨
- 内伤外感辨
- 看病歌诀
- 看妇女歌
- 看小儿歌
- 分类用药歌
- 五脏补泻凉散
- 六经引药
- 用药如用兵
- 医学集成卷一跋
- 医学集成卷二
- 医学集成卷三
- 头痛
- 眩晕
- 肩背痛
- 臂痛
- 胃痛
- 胁痛
- 腰痛
- 腹痛
- 筋骨痛
- 霍乱
- 泄泻
- 虚损
- 水肿
- 黄疸
- 发热
- 厥证
- 汗证
- 心跳
- 惊悸
- 健忘
- 不寐
- 痉证
- 痹证
- 痿证
- 脚气
- 淋证
- 浊证
- 疝气
- 遗精
- 小便闭
- 大便闭
- 痔漏
- 脱肛
- 调经
- 经闭
- 崩漏
- 带证
- 求嗣
- 妊娠
- 临产
- 产后
- 乳证
- 妇人隐疾
- 小儿
- 痘证
- 麻疹
- 疮证
- 六经见证加药
- 杂治
- 补遗各方
- 医家备用
- 医学集成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