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

《医学集成》书籍目录

清臣曰:瘟疫与伤寒,判别天渊。伤寒宜辛温发散,瘟疫宜清凉攻下。伤寒邪从皮毛而入,中于肌肤;瘟疫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瘟疫世不常有,要街衢市镇,里巷乡村,沿门传染方为瘟疫。今人指伤寒热病,春日温病为瘟疫,误人不少。千古治法,惟吴又可、戴麟郊深知其义,学者宜详察焉。

瘟疫初起,先寒后热,热后不寒,舌胎纯白,邪在膜原也,达原饮槟榔厚朴知母黄芩白芍草果甘草、竹心、车前。腰背项痛,邪溢太阳也,加羌活;眉棱骨痛,邪溢阳明也,加葛根;寒热口苦,邪溢少阳也,加柴胡

汗出不彻,而热不退,白虎汤。虚渴,加人参

斑出不透,而热不退,举斑汤当归、炒芍、白芷柴胡升麻、甲珠、生姜。汗斑并行,而热不除,白虎合举斑汤。

胸膈痞满,呕渴频烦,舌胎黄色,邪传里之上部也,莱菔子淡豆豉、生栀仁,频服取吐。

燥结便闭,舌胎纯黑或生芒刺,邪传里之中下部也,大承气汤。痞满便不结,小承气汤。不痞满,只便结,调胃承气汤

表里证悉去,热仍不退,膜原之邪未尽也,三消饮,即达原饮,加羌、葛、柴、大黄。经络之气,为热所郁,必致发黄,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生姜

热邪干于血分,必致蓄血,桃仁承气汤

当下失下,呃逆不止,大承气汤桃仁、归尾、赤芍

当下失下,循衣摸床,捉空理线,元气将脱也,黄龙汤人参熟地当归枳实厚朴芒硝、大黄。

下后邪气复聚,承气养荣汤生地当归白芍知母枳实、厚朴、大黄。

下后无汗发热人参白虎汤

下后自汗盗汗发热,柴胡汤:柴胡、黄芩葛根陈皮甘草、姜、枣。

下后热不除,柴胡清燥汤:柴胡、黄芩、花粉、知母、陈皮、甘草、姜、枣。

下后神虚谵语,清燥养荣汤:生地、当归、白芍、知母、花粉、陈皮、甘草、硃砂灯心

下后夺气不语,人参养荣汤:人参、当归、熟地、白芍、知母、陈皮、麦冬五味、甘草。

下后虚痞,参附养荣汤:生地、当归、白芍、人参、附子、生姜。

病愈复发,脉虚证虚,安神养血汤:熟地、当归、炒芍、茯神、陈皮、枣仁远志桔梗、甘草、桂元。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集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集成》书籍目录
  1. 瘟疫《医学集成》
  2. 瘟痧疹《儿科萃精》
  3. 瘟疫《景岳全书》
  4. 瘟痧《痧胀玉衡》
  5. 瘟疫《中医词典》
  6. 瘟痧《松峰说疫》
  7. 瘟疫《医宗金鉴》
  8. 瘟痧《中医词典》
  9. 瘟疫《寿世保元》
  10. 瘟疟痰甚但热不寒《松峰说疫》
  11. 瘟疫《医碥》
  12. 瘟疟《松峰说疫》
  13. 瘟疫《医学正传》
  14. 瘟黄《中医词典》
  15. 瘟疫《万病回春》
  16. 瘟黄《中医名词词典》
  17. 瘟疫《古今医案按》
  18. 瘟毒吐泻转筋说《医林改错》
  19. 瘟疫《卫生易简方》
  20. 瘟毒喉痹《中医词典》
  21. 瘟疫《医学摘粹》
  22. 瘟毒发疹《经验麻科》
  23. 瘟疫《丹台玉案》
  24. 瘟毒发疮《疫疹一得》
  25. 瘟疫《推拿抉微》
  26. 瘟病头痛《奇效简便良方》
  27. 瘟疫《医学实在易》
  28. 瘟病食劳《奇效简便良方》
  29. 瘟疫《幼科心法要诀》
  30. 瘟病兼证论《医碥》
  31. 瘟疫(合参)《伤寒指掌》

《医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