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血
清臣曰:血原不出膀胱,今从小便出,系心肝火盛,遣热于膀胱,使阴血妄行。治法:心热宜清,肝热宜泄,不可轻用止涩之药,恐瘀血积于阴茎,令人痛楚难当。
小便不痛为溺血,四物汤加牛膝。或七正散:赤苓、木通、前仁、炒栀、扁蓄、胆草、甘草稍、灯竹心。
心热溺血,阿胶散:阿胶、生地、当归、丹皮、麦冬、炒栀、发灰。或导赤散加黄连。
- 溺血《医学集成》
- 溺死秘方《华佗神方》
- 溺血《四圣心源》
- 溺死候《诸病源候论》
- 溺血《中医词典》
- 溺死方九首《外台秘要》
- 溺血《中医词典》
- 溺死《洗冤集录》
- 溺血《备急千金要方》
- 溺死《中医词典》
- 溺血《新修本草》
- 溺死《中医词典》
- 溺血《杂病治例》
- 溺水死《圣济总录》
- 溺血《推求师意》
- 溺水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溺血《女科秘旨》
- 溺水《宋本备急灸法》
- 溺血《医宗金鉴》
- 溺水《医学心悟》
- 溺血《续名医类案》
- 溺水《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溺血《医学入门》
- 溺涩《张氏医通》
- 溺血《医述》
- 溺孔《奇症汇》
- 溺血《寿世保元》
- 溺孔《中医词典》
- 溺血《普济方·针灸》
- 溺孔《中医词典》
- 溺血《古今医案按》
《医学集成》
- 清·刘清臣
- 叙
- 自叙
- 凡例
- 医学集成卷一
- 阴阳诸论
- 天地阴阳
- 人身阴阳
- 病有阴阳
- 药有阴阳
- 阴虚证论
- 阳虚证论
- 先天解说
- 后天解说
- 丹田解说
- 五行生克
- 五脏六腑
- 脏腑表里
- 脏腑所属
- 足六经辨
- 手六经辨
- 十二经络
- 寸关尺解
- 六部脉解
- 脉定至数
- 脉定权衡
- 浮沉统属(崔氏)
- 迟数统属
- 滑涩统属
- 诸脉主病
- 预卜生机
- 表里解说
- 脉分阴阳
- 五运所化
- 六气分司
- 司天在泉
- 手掌图示
- 值年用药
- 五行本体
- 望闻问切杨氏
- 望色知顺逆
- 闻声知虚实
- 问证知标本
- 切脉要法
- 脉义总论
- 六脉真辨
- 群方备载
- 余批景岳
- 入门看病
- 治病要诀
- 伤寒伤风辨
- 舌辨阴阳水枯三证
- 伤寒瘟疫受病不同辨
- 伤寒瘟疫脉息不同辨
- 伤寒瘟疫病证不同辨
- 伤寒瘟疫治法不同辨
- 阴阳表里辨
- 内伤外感辨
- 看病歌诀
- 看妇女歌
- 看小儿歌
- 分类用药歌
- 五脏补泻凉散
- 六经引药
- 用药如用兵
- 医学集成卷一跋
- 医学集成卷二
- 医学集成卷三
- 头痛
- 眩晕
- 肩背痛
- 臂痛
- 胃痛
- 胁痛
- 腰痛
- 腹痛
- 筋骨痛
- 霍乱
- 泄泻
- 虚损
- 水肿
- 黄疸
- 发热
- 厥证
- 汗证
- 心跳
- 惊悸
- 健忘
- 不寐
- 痉证
- 痹证
- 痿证
- 脚气
- 淋证
- 浊证
- 疝气
- 遗精
- 小便闭
- 大便闭
- 痔漏
- 脱肛
- 调经
- 经闭
- 崩漏
- 带证
- 求嗣
- 妊娠
- 临产
- 产后
- 乳证
- 妇人隐疾
- 小儿
- 痘证
- 麻疹
- 疮证
- 六经见证加药
- 杂治
- 补遗各方
- 医家备用
- 医学集成卷四